生“常说口里顺,提笔手不笨”,写起作文来就则“下笔如有神”了。值得补充的是:鼓励学生不要囿于常用的观察点,要调整角度去横看侧眺,用创造的眼光去审视素材,远思谋篇。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社会生活日新月异,思想观念也要与时俱进,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二、创设情景,激发写作动机。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向导”。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学的材料的兴趣”。可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
f趣至关重要。对此,我主要是通过在班级中营造读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首先,我们通过引导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营造氛围。通过引导,学生搜集了“书犹药也,善读则可以医愚。”“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等多个热爱读书的名人名言。学生收集名言后,我还组织学生交流,并选择代表性的名言请书法好的学生写出来张贴在班级墙上。其次是动员、引导学生从家中带来自己喜爱的书充实班级图书角,在班级中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让学生产生一种追求读书的神圣感。
再次,利用家长会的机会,由学生向家长汇报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请家长介绍自己引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的方法和经验。实实在在的人和事,打动了广大家长,他们自觉地为孩子创造阅读环境。如:让孩子拥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自己的小书架等,父母带头读书、读报,做孩子阅读的榜样,主动与孩子讨论书中的问题。
此外,坚持引导学生定期去图书馆看图书、借图书,定期更换从家中带来的与大家“共享”的书籍。并安排学生每周二、周四中午在教室看书,周一、周三则去阅览室看书。
三、创设情景,开拓写作思路。
“图画”来源于生活,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段情景,因此,教师在要求学生作文前,可以根据作文主题事先创设好一幅能突出主题的图画让学生观察思考。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就会重新唤醒对过去感知过的,现实生活存在的人
f和事予以梳理并发挥作文。这种以“图画”意境拓展作文思路,对小学生的作文指导尤为重要。
成效分析:1、小学生作文兴趣得到有效提高
在实验前,课题研究使学生作文兴趣得到了有效提高,实验前,学生畏惧作文,难于下笔,曾记得与班长谈心,她竟然说了这样一段话:老师,在我们班里,有很多同学不喜欢上作文课,也不喜欢写作文,我们暗地里把写作文叫“挤牙膏”,可不愿学又不行,考试中比分最大的就是作文,该怎么办呀!通过课题的实验研究,发现学生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