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录,同时结合面部表情评分法(FPS)以及Pasay评分表对患者的镇痛与镇静效果进行评分。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该次研究所涉及160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表现出良好的镇痛镇静效果,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100,治疗前后患者的FPS以及Pasay评分,见表1。
用药后,患者的呼吸频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较治疗前明显上升,气道峰压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用药后患者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心率等均较治疗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3讨论
危重症患者的病理与生理变化较为复杂,大多数患者同时应用的药物多达5~10种。受身体重要器官功能受损以及机体组织血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药物在危重症患者体内的清除过程也往往会发生改变。另外,大多数危重症患者的中枢神经体统对于镇静镇痛类药物的敏感性也存在着较以往有所提高的可能。所以,应用于危重症患者的药物必须预先经过严格的筛选,并对患者用药后的变化情况进行密切观察。具体来说,在镇静镇痛治疗的过程中,医务工作者必须要明确“适度”的基本原则,避免因“不足”或“过度”而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不必要的损害,对于“适度”最简单的评判方法,就是要使患者保持平静、易于唤醒,同时拥有正常的睡眠与苏醒周期。
芬太尼为阿片受体激动药,采用人工方法合成,在临床应用的麻醉性镇痛药中,芬太尼的使用范围最广,应用频率最高,该药主要与肚阿片受体相互作用。在静脉注射芬太尼1mi
后,其镇痛作用就开始体现,注射4mi
后,镇痛作用达到高峰。在镇痛强度方面,芬太尼是吗啡的75~125倍,药效的持续时间约为05h。芬太尼无催眠作用,对于患者神志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即便用药量已达呼吸暂停,患者也仅会出现倦怠感,呼唤即醒。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大多对中、重度疼痛患者使用芬太尼,用药量为50~100μg,3~5mi
即可起效,药效持续时间约为45~60mi
3。若与丙泊酚联用,则芬太尼的镇痛效果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不过,与其它阿片类药物相同,芬太尼也会引起与使用剂量相关的呼吸抑制问题,用药后5~10mi
,患者的呼吸速度会降低至最小程度,这种状态的持续时间约为10mi
,此后逐渐恢复。如果使用剂量较大,则容易导致呼吸抑制乃至呼吸停止的问题,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采取大剂量使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