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面粗糙度Ra04μm,其加工方案是

(钻扩淬火磨削)
144Φ20H7,HT200齿轮轴孔,Ra16μm,单件生产的加工方案是

(钻扩铰)
145Φ100H8,Ra08μm,套孔,其加工方案是

(粗镗精镗)
146小批生产ZL104(铸铝)套Φ35H8,Ra16μm,其加工方案是

((钻)粗镗精镗)
f1、简述前角、后角的改变对切削加工的影响。答:
在主剖面内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为前角。适当增加前角,则主切削刃锋利,切屑变形小,切削轻快,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但前角过大,切削刃变弱,散热条件和受力状态变差,将使刀具磨损加快,耐用度降低,甚至崩刀或损坏。
在主剖面内测量的主后刀面与基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为后角。后角用以减少刀具主后刀面与零件过度表面间的摩擦和主后刀面的磨损,配合前角调整切削刃的锋利程度与强度;直接影响加工表面质量和刀具耐用度。后角大,摩擦力小,切削刃锋利。但后角过大,将使切削刃变弱,散热条件变差,加速刀具磨损。
3、简述金属切削过程中切削热的来源,为减小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通常可采取哪些撒施?答:
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切削热的来源有以下三方面:(1)加工表面和已加工表面所发生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产生的热量;(2)切屑与刀前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的热量;(3)工件与刀具后面之间的摩擦所产生的热量。为减小切削热、降低切削温度,可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选择切削用量、刀具材料及角度,以减小切削热量及利于散热;(2)应用冷却润滑液带走切削过程产生的热量,使切削温度降低;同时冷却润滑液还能有效减小刀具与工件的摩擦,减小切削热量。
4、简述积屑瘤的成因及其对加工过程的影响。答:
当切屑沿前刀面流出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的作用下,切屑与前刀面接触的表层产生强烈的摩擦甚至黏接,使该表层变形层流速减慢,使切削内部靠近表层的
f各层间流速不同,形成滞留层,导致切屑层内层处产生平行于黏接表面的切应力。当该切应力超过材料的强度极限时,底层金属被剪断而黏接在前刀面上,形成积屑瘤。
积屑瘤由于经过了强烈的塑性变形而强化,因而可以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它有保护切削刃和增大实际工作前角的作用,使切削轻快,可减少切削力和切削变形,粗加工时产生积屑瘤有一定好处。但是积屑瘤的顶端伸出切削刃之外,它时现时消,时大时小,这就使切削层的公称厚度发生变化,引起振动,降低了加工精度。此外,有一些积屑瘤碎片黏接在零件已加工表面上,使表面变得粗糙。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