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平整度不能超过:5mmc、顶面高程允许偏差:±20mmd、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mm3、基础混凝土施工(1)、材料的选用与配制混凝土浇注选用的材料必须是试验室通过试验,选好的材料,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施工,应注意的是将设计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在配料时,用电子称准确计量材料重量,以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2)、基础片石混凝土的浇注混凝土应集中拌和,以保证用量的连续性,用混凝土罐车运到现场。混凝土施工前准备充足的片石(不小于15×15cm),堆放在基础施工现场边备用。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控制在20~30cm之间。每层混凝土入模后,用插入式震动棒充分震捣均匀,然后根据混凝土体积20~25的掺入量向模板内埋入片石,片石与片石之间的间距控制在3050mm,片石距模板的距离应控制在15~20cm左右为宜。当基底座于坚实基础上时需用水润湿岩石再浇筑混凝土;当二次浇筑时,应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于第一次浇筑顶面上铺设5~7cm高强砂浆作为基础底模,再行施工(第一次浇筑完毕需于顶面处设置接插石,增加墙体的整体性能)。(3)、基础混凝土的拆模:混凝土浇注完毕后,立即覆盖养生。拆模时间不要过早,其强度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在拆模时不受损伤并符合要求。5、涵洞侧墙混凝土施工1)墙身底部放线
f按照已布设的涵洞轴线控制桩,把涵洞侧墙的墙身位置在基础顶面钉出并弹出黑线。显示出墙身的轮廓线,轴线误差控制在15mm以内。2)模板(1)模板及支架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施工工艺设计要求。(2)模板位置的控制
为了使模板不跑模和胀模,我们采取如下控制措施A、墙身底部模板的固定用和墙底部等宽(长)的钢筋,焊接固定在两根对称的接茬钢筋上,使支撑筋到外墙皮和内墙皮的误差不超过2mm这就可以保证墙根部模板不往墙里移位,保证了墙根部的宽度和根部轴线。B、墙根部以上的墙身宽度和平整度的控制a、设置拉杆自基础顶面往上每70cm,纵向120cm设一道拉杆,控制侧墙厚度。b、控制模板不往墙外移的措施为了控制模板不往墙外移位,事先在基础上预埋φ16以上的钢筋头,外露10cm,埋深大于10d,按计算位置设置。模板安装后,在钢筋头与模板立柱之间加入对向木楔,将模板撑住。3)模板校正:模板安装完毕后,由于墙身面积大,平整度必须校正才能能满足要求。所以必须校正平整度,校正工具采用手扳胡芦拉和支顶相配合的方法。通过校正使平整度和轴线偏位满足要求;(1)用2m靠尺检查,平整度不大于5mm(2)轴线位置偏差:不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