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仅有少量满意度调查的试题因此我们选择用逻辑分析法进行效度研究即由研究者评判所选题项是否“看上去”符合测量的目的和要求。经过分析做以下几点调整1对于第6题考虑选项的作用游客尤为关注的要点很可能不仅仅只是其中的一点因此可改为“按重要性大小依次选择3个你认为最重要的因素”。这样可以充分了解游客对旅游的真正需求而不至于遗漏关键点。2对于15题我们的预调查中无人选择学习旅游仅1人选了体育旅游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被调查者对这些名词的含义不了解所造成的所以对于这些专业性术语我们将其进行注解。三、研究结果分析
f1、旅游时间分析。调查结果显示
每年至少出游一次的学生人数比例为
9332每月大约出游一次的学生人数
占总人数的3007。说明大部分大学生
有着强烈的旅游需求出游频率较高。
在停留时间方面大学生在外停留两至三天的人数最多占到4464其他停留时间依次是一日游的占172四天至一周的占2500停留一周以上的占1250。由此可推断大学生中大部分人的停留时间都在四天以内在访谈中很多学生也提到出于经济和学业因素的考虑他们不愿意在外逗留时间太长除非寒暑假和父母出游选择的在外停留时间会在一周或一周以上。
2、旅游目的地与景观选择分析。调查显示对待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占样本总数4269的100人偏向于全国各地选择省内的有69人占样本总数的2969选择市内的有36人占样本总数的1519。对于旅游景观类型的选择上大学生偏好于名山大川、园林景区、海滨沙滩等自然景观在访谈过程中探险与运动类项目也是大学生较感兴趣的。以上两方面说明自然旅游资源在在校大学生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中应该占据重要地位。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表明大学生旅游已不再局限于市内而拓宽到省内、全国游反映出在校大学生的旅游需求与决策的变化趋势。
3、旅游动机与产品偏好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旅游动机主要集中在丰富人文知识陶冶情操包括享受自然风光了解异地的历史古迹体验异地民俗民风开拓眼界等其次是娱乐放松、希望结识新的朋友等。在旅游产品偏好上问卷中将旅游景点划分成若干类型让学生选择从而看出他们的旅游偏好。被调查学生的选择依次是传统旅游4612、学习旅游2256、探险旅游1023、生态旅游833、体育旅游711、其他565。这一结果表明对于大学生而言还是偏好传统的观光游。在进一步的访谈中发现学生对学习旅游、探险旅游十分感兴
f趣这也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