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是孟子。教育是有目的地引导受教育者能动地学习与自我教育以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活动。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如生产、政治、文艺、科学等相比,区别显著。广义的教育是指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有教育者教导的或是自我教育,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一种专门组织的不断趋向规范化、制度化、体系化的教育。当今,狭义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包括全日制学校教育,半日制和业余的学校教育,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网络教育等。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服务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第二节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
一、教育者教育者是指参与教育活动、与受教育者在教学或教导上互动,对受教育者体、智、德、美、行(实践智慧与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产生影响的人,主要指教师。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是有意识地启动、调整和有效地完成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缺失了教育者的活动也就不存在教育。二、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指参与教育活动、与教育者在教学与教导上互动,以期自身在语言、知识、智慧、学业、品德、审美和体魄等方面获得发展的人,主要指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有受动的一面;又是学习的主体,有能动的一面。三、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学习的前人积累的经验,它主要是根据教育目的和青少年学生发展的特点选编的、最有教育价值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一般表现为课程、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但教育活动过程中,教育者自身所拥有的知识、经验、言谈举止、思想品质和工作作风,以及师生与生生探讨和交流所涉及的各种经验、见闻与事物也是生动活泼能动地影响受教育者学习的重要内容。四、教育活动方式教育活动方式是指教育者引导受教育者学习教育内容所选用的交互活动方式。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教育1原始的教育是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来形成一个人的性格、才能、技巧和道德品质的2古代学校教育的产生
精品文档
f精品文档
3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并不断强化4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二、现代教育1学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