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结构、区域结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构、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要求从粗放型增长转变为集约型增长,又要求从一般的数量、短期型增长转变为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
二、陕北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现状
(一)经济发展的资源优势
陕北地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区,包括延安市和榆林市两大城市,该地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非常丰富,是我国西北地区典型的资源富集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陕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发展机会。
首先,陕北地区矿产及能源资源储藏量大。该地区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盐及煤炭等矿产及能源资源,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如榆林作为中国的资源富集区,其资源状况被描述为“乌金遍地,油浪翻滚,底气十足,‘盐’无不尽”;且目前已探明有8大类48种矿产,具有国内外罕见的资源禀赋。其中,岩盐的探明量约为8857亿吨,约占全国盐总量的26,石油的探明储量为3亿吨,煤炭的探明储量为1660亿吨,天然气的探明储量为6933亿立方米,其他各种资源如高岭土、石灰岩、石英砂等资源的蕴藏也非常丰富。
其次,陕北地区特有的农牧业资源。该地区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造就了特色的农业和畜牧业。由于陕北地区黄土中的化合物和元素含量丰富,种类齐全,分布均匀,年平均气温在711℃,年平均降水量400600mm,年平均日照时间为2000小时以上,因此,该地区发展的特色农业有红枣产业、小杂粮产业、马铃薯产业,特色牧业主要是羊产业。
最后,陕北地区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该地区具有闻名世界的老革命根据地旧址,如王家坪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住址等;有独天得厚的人文与自然景观,如白云上、红石峡、红碱淖、万花山等。
(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要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对陕北地区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资源进行了大量的开采利用,对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4。

陕北地区在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由于更多地注重了经济的增长,即在数量上追求成效,加之受到技术水平及管理上的漏洞,在发展中引发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在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虽然陕北地区有非常优越的自然资源,但整体来看,在经济发展中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较低。很多时候对资源的利用都属于初级阶段,产业结构较单一。例如,乡镇煤矿回采率为10,原油的回收利用率也只有30;农牧产品也缺乏持续的产业链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