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歌声中冉冉升起,广场上响起暴风雨般的欢呼声。材料二:(如右图)
请回答:①以上材料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发生在什么时候?(2分)
②大会上奏起的国歌名称是什么?由谁作曲?(2分)
③这一事件有何历史意义?(2分)
④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1分)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12分)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历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请你结合书本所学知识,写出这三位伟大人物以及他们主要的贡献(事迹)。
3、阅读下列材料:(13分)材料一在一个相当长期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材料二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材料三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3
f请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被称为什么?(3分)
(2)“社会主义改造”是什么时候完成的?(1分)它标志着什么?(2分)
(3)材料三发布时我国处在什么阶段?(1分)在这个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分)
(4)材料三是中国共产党在哪次会议上提出的?其中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是在哪次会议后提出的?“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什么?根据此目标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做?(4分)
4、“我好比凤阁阶前守夜的黄豹,母亲呀,我身份虽微,地位险要。如今狞恶的海狮扑在我身上,啖着我骨肉,咽着我的膏脂;母亲呀,我哭泣号啕,呼你不应。母亲呀,快让我躲入你怀抱!母亲,我要回来,母亲!”闻一多《七子之歌香港》(18分)请回答:(1)材料中的“我”、“母亲”、“海狮”指什么?(3分)
(2)材料中的“我”是如何被割占的?(3分)材料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
(3)“我”是何时回到母亲怀抱的?(1分)说明了什么?(2分)
(4)和“我”一样被外国侵略者割占的还有哪个地方?(1分)又是什么时候回到母亲怀抱的?(1分)这两个地方的回归什么意义?(2分)
(5)为了妥善解决这个地方的问题,“母亲”采用了哪个构想?(1分)这个构想是谁提出来的?(1分)
(6)解释这一构想的含义,并说说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2分)
4
f答案: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