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度郑州市语文学科质量分析报告
高二年级朱建军
一、对高二年级学生学业质量水平的界定
1界定依据: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我市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学期分两个学段,每一学段(约36学时)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必修课程包含“语文1”至“语文5”5个模块,可在高一至高二5个学段的时间里循序渐进地完成。每个模块2学分,必修课程的5个模块共10学分。选修课程分为五个系列,即: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每个系列有若干模块,每个模块36学时,2学分。选修课程从高二上期第二学段起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我市在充分征求高中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参照我省高考采用的全国课标卷命题特点,确定了我市高二语文选修课程的建议选修模块和顺序安排:高二上期第二学段《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高二下期第一学段《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高二下期第二学段从《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或《中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任选其一。2目标要求: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系列评价的基本要求是: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像和联想,能否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蕴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文化论著研读”系列评价的基本要求是:考察学生是否认真研读经典原著,对论著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是否正确,能否借助注释、工具书、参考资料自主学习。注意评价他们提问题的角度、思考的深度,还要注意考察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文化视野。“小说与戏剧”系列评价的基本要求和“诗歌与散文”大致相同,评价中还应关注学生对作品的人物、情节、场景等的感受。
二、对高二年级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意图分析
1.模仿高考,形似全国课标卷。由于从2011年开始我省新高考采用全国课标卷,因此,今年我市20112012学年高二下期期末语文学业水平考试从试卷结构与分值的设置以及答题形式上尽量模拟全国课标卷。(1)试卷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①现代文阅读(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②古代诗文阅读(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③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④写作(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