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对区域内的消防器材及应急物资的完好率负责,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保障设施正常运转使用。七、运输物资需采用有危险品运输资质的单位承运,进入本矿区重大危险源区域的运输车辆必须戴上阻火器方可入内。八、根据具体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在重大危险区域内安装有可燃性气体报警器,对重要岗位进行实时监测。九、对于在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通过整改避免事故发生的,单位将给予奖励100500元,对于在安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将责令限期完成整改并进行公示,对事故苗头知情不报者将给予处罚。
7
f预防性安全检查制度
为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基础工作,加强矿井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现就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应急救援队伍在预防性安全检查、重大隐患排查中的作用,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2工作目标。通过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促进各类风险隐患的深入排查治理,超前防范事故;各级应急救援队伍根据所在区域主要风险隐患和重大危险源特点,熟悉救援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提高应对和处置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二、组织和实施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由矿上业务科室共同完成。各部门要针对矿区内存在的重大危险源状况,制定并下达年度预防性检查工作计划,每年至少应组织2次预防性安全检查活动。要定期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定期性开展预防性检查,建立应急救援队伍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的考核、考评制度,完善工作机制,交流工作经验,并对在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8
f预防性安全检查的具体工作由应急救援队伍实施。应急救援队伍应根据相关部门下达的年度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计划,制定本队预防性安全检查实施方案。要按照实施方案,做好与日常值班工作的统筹安排,适时开展预防性安全检查工作。三、检查的范围和重点内容1检查范围。预防性安全检查的范围包括:我矿井上下各类重大危险源,以及矿井周边区域可能面临的问题。2检查重点内容。重点检查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合理,通风设施是否完善,通风设备是否完好及矿井反风演习情况;矿井瓦斯监测系统运行情况和综合防尘措施的执行情况;防治水管理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