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教学反思1、方程的意义教学反思
数学教学要要体现生活化,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数学教学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课教学按照情景创设“玩跷跷板”引出“平衡”、组织学生实践“称重”体验“天平平衡”理解“等式”含义、多媒体课件演示“平衡”“不平衡”“平衡”理解方程的意义、多层次练习、课堂总结评价五个主要教学环节,通过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获得亲身体验,师生、生生之间讨论交流建立概念,引导学生进行判断、辨析、表述、讲述等练习方式巩固理解概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解简易方程教学反思本教材通过等式的性质解答方程这一方法让方程的解法找到了本质的东西。可
教材编排却避开了a-xb和c÷xd的类型。而学生在以后的解决问题的时候会列出上面两种方程,需不需要补充?我决定还是把这两种类型的解法教给学生。如45-x23可以两边同时加x,转化成4523+x让学生把它再换成23x45基本的形式。36÷x9的两边同时乘x变成369×x也换成9×x36的基本形式。让学生理解同样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答方程,这两种形式也可以解答。
3、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反思列方程解应用题是新教材五年级第一学期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1
f一、找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是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在列方程之前先熟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数量关系,比如:速度×时间路程,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单价×数量总价等,一来是铺垫,二来是让学生更体会到数学中文字蕴含的等量关系其实都来源于我们生活的一些常识,没什么特别难明白的,多结合生活实例想想就很容易理解了。而只要找准等量关系,方程就能列出来了。二、引导学生想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方程,就是教学生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一个等式可以变形成另一个等式,不同的思维方式有不同的等式,让学生明白方程是不唯一的,但是都是代表文字中蕴含等量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些方法对今后继续学习数学是十分必要的。并强调解出方程后要进行检验,虽不要求写在本子上或卷子上,但这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步骤,长期要求下去,就可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检验习惯,增强责任心和自信心。三、采取一题多变的列式能突显方程解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