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九种体质辨识与调理
一、平和质A型健康派(树型结构)
占人群比例:3275。男性多于女性,年轻人多于老年人。
(一)表现特征:总体特征:阴阳气血调和,体态适中、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形体特征:体形匀称健壮。
常见表现:面色、肤色润泽,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唇色经润,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良好,胃纳佳,二便正常,舌色淡红,苔薄白,脉和缓有力。
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
发病倾向:平素患病较少。
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若平和体质若不注意后天调养,亦可变为偏颇体质。)
(二)调理方法:环境起居调摄: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
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即可。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打太极拳。
精神调适:清净立志、开朗乐观、心理平衡。
饮食调理:食物宜多样化,不偏食,不可过饥过饱、偏寒偏热。
药物调养:不需。预防用药防风通圣丸。
二、气虚质B型气短派(树型结构)
占人群比例:1271。以西部和东北地区多见,无业和重体力劳动者多见。
(一)表现特征:总体特征:元气不足,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
f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劳,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
发病倾向: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
适应能力:不耐受风、寒、暑、湿邪。
(二)调理方法:环境起居调摄:夏避暑;冬避寒;防过劳。
体育锻炼: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宜散步、慢跑、打太极等,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
精神调适:清净养藏,祛除杂念,不躁动,少思虑。提升自信心和精气神。
饮食调理:常食益气健脾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大麦、山药、土豆、大枣、香菇、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少吃耗气食物如生萝卜、空心菜、槟榔等。
药物调养:可用甘温补气之品,如人参、山药、黄芪等。代表中成药玉屏风散。平时可按摩足三里。
中医调养及疗法:膏方、腹针、埋线、中药熏药、沐足疗法、药浴疗法。
三、阳虚质C型怕冷派(树型结构)
占人群比例:79。以东北地区和女性多见。
(一)表现特征: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
形体特征:肌肉松软不实。
常见表现:冬季畏冷,手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