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发展差异予以研究。与此同时,对差异性的形成因素进行分类,从实证角度进行原因分析。最后,结合金融协调发展及实证分析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2金融差异的度量我们可以借鉴收入差距的度量方法,如阿特金森尺度、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指数及泰尔指数等不平等指标来探讨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基于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可挖掘总不平等的构成和原因,寻找相关政策以便减少不平等。于是,对我国金融发展差异性进行泰尔指数测算,具体说明四大区域及各地区之间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以及总差异中有多大贡献是源于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的区间差异,有多大贡献是源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分别用E、N、M、W表示,相对应的泰尔指数指标为TAj(j1,2,3,4),代表四大区域金融发展的差异程度,TD表示四大区域之间的差异,TA表示各地区总体差异,根据泰尔指数的定义以及公式,有:其中,
表示第j个区域中的省份数,Fji表示第j个区域中各个省份的存贷款余额之和,Pji表示第j个区域中各个省份的人口数,FAj表示第j个区域的存贷款余额之和,PAj表示第j个区域的人口数,F表示全国存贷款余额之和,P表示全国人口数。3中国金融发展区域差异的变动轨迹:基于泰尔指数分解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樊纲市场化指数(19972010)。数据处理用Eviews72。31区域金融发展总体与部分的差异及关系本文依据泰尔指数计算公式,以全国各省数据(19972012)为基础,我们测算了中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性及区间区内贡献率,将计算结果(表略)绘制为图1、图2。从图1可以看出,19972012年,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并非像有些学者所认为的那样呈倒U形曲线分布,而是呈现波浪状的三次曲线态势。总体泰尔指数以及区间区内泰尔指数在2003年均达到最大值,在此之前,泰尔指数波动较大,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异不稳定。可能原因是1997年中国经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再经过19982002年国内4年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导致金融发展区域的不平衡及差异扩大。2003年以后,泰尔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说明我国金融发展的区域性差距在逐步缩小。究其原因,可能是随着我国1998年及2002年两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汲取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对金融上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已有问题不断解决(剥离不良贷款、加强金融机构的监管、成立保监会等),中国金融改革开放一步步深化,从而我国区域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