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章制度,有长期的志愿活动,有固定的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等“六有”标准,建设我区志愿服务中心。通过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逐步完善我区志愿服务体系:1、对区内社区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整体规划,对区内志愿者进行统计和日常管理;
2
f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2、制定系统的志愿服务计划,组织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活动;3、服务我区中心工作(如海峡两岸博览会),有针对性地招募专业志愿者,并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在每年12月5日(志愿者日)对我区志愿者服务进行考核,对优秀志愿者上报表彰;5、对接志愿者,提供咨询、培训及帮扶助困服务。6、争取承接市上及省上志愿服务项目。7、联合区教育局、区关工委,结合学校教育,整合区内退休优秀教师、大学生志愿者资源,推进教育进社区。(三)社区志愿服务站建设结合上述“六有”标准进行社区志愿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全区拟在今年7月前标准化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站10个,2年内逐步推广到全区范围。立足社区资源和“一村一名大学生”、“大学生西部计划”大学生助理等人才资源,依托区内6所高校广大的中国注册志愿者(以下简称志愿者)队伍,团区委整合高校志愿者资源,谐调分配到10个社区,与社区共建社区志愿服务站。(四)志愿服务队建设我区现有志愿服务队84支,分为社区志愿服务队和专业志愿服务队。目前活跃在社区参加助教、助老、助残、宣传、环保等志愿服务队有60余支;按照我区各部门需求如地税、国税局、区工会、区人防办等参与税法、工会法、国防法宣传与咨询的志愿者队伍约有20余支。随着志愿服务站建设的不断完善、社区居民生产生活中志愿服务需求的增多和志
3
f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愿服务项目的拓展,志愿服务队伍也将不断扩大。我们强化“规范化、人性化”建设理念,立足社区需求,不断调整和完善志愿服务项目,建立健全各项志愿服务制度,规范志愿者服务行为,科学评估志愿服务质量,并通过组织“志愿者沙龙”等活动,在各志愿服务队中形成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志愿者文化,凝聚志愿者,为志愿服务队提供相互学习、交流、互励的平台,从而进一步增强志愿服务队的自身建设。(五)社会零散志愿服务活动的管理和规范我区部分志愿者以个人身份,利用个人特长和休息时间,从事志愿服务活动。针对这部分志愿者,团区委主动联系,建议其加入志愿服务队,参与他们感兴趣的志愿服务项目;对坚持以个人身份参与志愿服务的社会普通志愿者,团区委将主动送去志愿服务培训资料,以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