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原子结构
一、电子的发现1、阴极射线(x射线)(1)产生:阴极射线管(2)特点:使荧光物质发光,使照片底片曝光2、阴极射线的研究(1)带点性质:
在磁场中会偏转:带点现在可用左手定则利用磁场偏转后收集:带负电(2)比荷的测定
同时加电场、磁场(不偏转):测定速度vE;B
eEL

只有电场:ta
vyvx

mvxvx

EeLmv2
联立解得:e1011Ckgm
(3)结论:电子的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质量为氢原子质量的11836
(me

911031kg

【练习】比荷测定的其它方法(《全解》P179例1、P180例2、例3、例4)【练习1】3、电子发现的意义: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观点。
f二、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汤姆孙模型(枣糕模型)
2、α粒子的散射实验
(1)仪器:放射源:钋放在带小孔的铅盒中,能放射α粒子。金箔:厚度极小,可至1微米(虽然很薄但仍有几千层原子)。显微镜:能够围绕金箔在水平面内转动。荧光屏:玻璃片上涂有荧光物质硫化锌,装在显微镜上。(2)实验过程:
①、钋放出的α粒子从铅盒小孔射出,形成很细的束射线,射到荧光屏上产生闪光,通过显微镜观察。②、放上金箔F,观察α粒子穿过金箔打到荧光屏上发出的闪光。③、转动显微镜和荧光屏,在不同偏转角θ处观察,可看到α粒子的散射现象。(3)实验结果(可由学生回答)①、绝大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②、散射的α粒子的数目随着θ角的增大而很快地减少。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θ超过了90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0,象是被金箔弹回来。汤姆生原子模型不能解释α粒子的散射实验结果中的大角度散射现象,因而被否定。(4)原子的核式结构学说: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
注意:由于库仑力,粒子实际未能与原子核碰撞(5)原子和原子核的大小:原子直径1010m,原子核直径1015m
f【例题1】在粒子散射试验中,根据粒子与原子核发生对心碰撞时所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就可以估算原
子核的大小,现有一个粒子以20107ms的速度去轰击金箔,若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求该粒
子与金原子核之间的最近距离(已知带点粒子在点电荷电场中的电势能表达式为
Ep

k
q1q2r

粒子质
量为6641027kg)(271014m)
【例题2】粒子散射实验中,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