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品课堂活动有效性探究
在新课改的理念下,怎样上好一堂思品课?如何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和开展有效的学生活动?这是思品教学的参与者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初中思品课堂活动有效性的提高,必须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因趣而动”,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在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就要真正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努力把基本观点和原理融入生活题材之中,结合应用性常识,注重贴合社会生活实际,选取能够体现初中生感同身受的生活事例,能够反映初中生所遇到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使学生通过思品课的学习去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充分发挥思品课的价值引导作用,使思想品德课教学收到实效,使学生有兴趣投入活动并感悟。同时,在活动形式上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如,让学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和观看视频或聆听故事相交叉,或者把材料编成小品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加深感悟。二、活动应符合学生实际,使学生“自觉而动”,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有
效的教学活动要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内心世界,因此,要按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设计问题,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活动中。设问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到活动的效果。因此,符合学生实际的设问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而且由浅入深的设问能使学生的认识和感悟不断地提升,对整个教学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三、活动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首先,活动的取
材和设置无论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还是学生的认知能力上都要做到由点到面、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如,教学《诚信是金》时,老师在导入时直截了当点出主题,使学生容易理解和认识,然后再进一步到对相关的材料分析上,这时学生不仅认识到“什么是诚信”,同时也要分析“为什么要讲诚信以及怎样做一个诚信的人”,教师在第三节课上就用“全运会兴奋剂事件和视频”“90后考生高考宣言”的材料分析、讨论和发言这样的活动来突出重点。再是到课堂大讨论:“小节无大害”活动环节,解决了学生的疑难问题,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因此,教师一定要分层设计好导入新课的活动、新课过程中的活动及新课结束巩固的活动和主题升华的活动,各活动环节应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其次,教师精妙的语言引导使活动层层递进,当然这就需要教师语言精练、不过多重复,指向明确,适当启发,当学生碰到困难时,教师要机智应对。四、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