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990中外建筑史
一、解释名词(15分)
1、CIAM——现代建筑师国际会议,现代主义建筑师自发成立的以反折衷主义推广现代建筑理念的国际性民间组织。
1928年成立于瑞士拉萨尔查兹,
1959年解散,1933年提雅典宪章,提城市四大功能:居住、游憩、交通、工
作。
2、哥特式一一12世纪形成于法国,使用了尖券、尖拱、骨架券、飞扶壁、束柱、花窗棂等,典型实例是巴黎圣母院。
3、风格派一一1917年形成于荷兰,先现于绘画,后影响建筑,或称新造型派,或新要素派,强调体形分解、线条、板面与色彩,强调构图韵律。
4、有机建筑一一赖特把自己的建筑称做有机的建筑,有机建筑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筑,它的目标是整体性,强调局部与整体的统一,在布局、材料、造型上与环境有机结合,在结构与材料上要表现自然本色充分利用质感。
5、隐喻主义建筑体现象征主义,强调艺术造型和象征含义的建筑,产生于
50年代。
二、试绘图说明西方古典柱式的特征、比例及对后来建筑设计有何影响?(
15分)
三、试简要说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20分)
四、试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变化与特征,并举其不同典型实例。(
20分)
答:中国古代城市的三个基本要素:统治机构、手工业和商业、居民区。
城市形态随三者的发展不断变化,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城市初生期,相当于原始社会晚期和夏商周三代,各种要素的分布还处于散漫而无序的状态,中间并有大片空
白地段相隔,说明此时的城市还处于初始阶段。典型实例为河南偃师二里头的宫殿遗址。
第二个阶段是里坊制的确立期,相当于春秋至汉,城市总体布局还比较自由,形式较为多样,有的是大城包小城,女口曲阜
鲁故都及苏州吴王阖闾故城,有的是二城东西并列,如易县燕下都故城。
第三个阶段是里坊制极盛期,相当于三国至唐,三国时的曹魏都城一一邺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严整,功能分区的里坊制城市
格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作棋盘式分割,居民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这是前一阶段较自由的
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这样,不仅各种功能要素区划明确,城内交通方便,而且城市面貌也更为壮观,唐长
安城堪称是这类城市的典范。
第四阶段是开放式街市期,即宋代以后的城市模式,里坊制的城市模式宣告消亡,代之而起的是开放式的城市布局,典型实
例为汴梁。
五、独乐寺观音阁在建筑和结构上有何特点,请予以介绍。(
10分)
答:①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八椽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