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韧性高铬铸铁衬板的研制和应用
冯胜山杨应凯叶学贤曹金宏余松明
1
前言
据统计,我国每年消耗的金属耐磨材料约300万吨以上,其中仅冶金矿山消耗的衬板就达
10万吨左右。目前我国各类矿山用磨机等选矿设备中的衬板等易损件一般都采用ZGM
13高锰钢材质。这类易损件在使用时要承受一定的冲击和磨料磨损,因此其材质应具有良好的抗磨性能和一定的冲击韧性。ZGM
13奥氏体高锰钢的冲击韧性很高аk达200Jcm2原始硬度不超过HB230,但在高的冲击负荷作用下,工件表面层能够产生硬化效应,其表面硬度可达HRC42~48,而中心仍保持优良的韧性。但如果服役时冲击能量不够,奥氏体高锰钢表面冲击硬化效应不能充分产生,高锰钢表面达不到高硬度,则工件很快磨损。同时高锰钢的屈服极限(б02)较低(约为350MPa左右),在使用中,尤其是使用前期工件易发生塑性变形。另外球磨机衬板与研磨介质(如磨球)之间还存在一个硬度匹配问题,研磨介质硬度一般应高于衬板硬度HRC3左右较宜,但目前很多厂矿使用的低铬铸铁、高铬铸铁磨球的硬度大大高于高锰钢衬板硬度。高锰钢在低冲击负荷下的上述不足常常导致工件的韧性有余而耐磨性不够,磨损失效快,而且变形严重,致使工件寿命短。(CrFe)7C3的硬度为HRV501200~Cr11的高铬白口铸铁的共晶碳化物为六方晶系的M7C3,1800,比一般白口铸铁的共晶碳化物Fe3C(HRV50840~1100)高,同时凝固特性发生变化,凝固时(CrFe)7C3是孤立相,而奥氏体是连续相,因而韧性较普通白口铸铁大有改善,因此是抗磨粒磨损和抗切削磨损的首选材料。国外应用较多,主要用于中低冲击负荷工况条件的衬板、锤头、磨球、渣浆泵过流部件等大中型磨损件。国内外对高铬铸铁的磨损机制、断裂机制、断裂韧性(K1c值)、裂纹扩展机理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果表明高铬铸铁可以通过调整碳铬比,加入各类合金元素,采用稀土变质处理和热处理工艺等来控制碳化物的大小和形态、二次碳化物量及弥散度以及基体组织(马氏体、奥氏体、索氏体),从而调整性能,满足工件使用要求。近年来国内有关单位也开展了高铬铸铁衬板的研究,其耐磨性可达同工况下高锰钢的2倍以上。但这些材料的韧性仍嫌较低10×10×55mm无缺口试样的冲击值≤73Jcm,而且含钼、铜等合金元素,生产成本较高。因此这类高铬铸铁仍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2
2高铬铸铁的成分设计
2.1碳和铬碳和铬的主要作用是保证铸铁中碳化物的数量和形态。随着C量提高,碳化物增多;随着CrC比的增加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