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对外汉语与中国文化教学中媒介语使用的调研报告
本科)对外汉语专业《中国文化通论》2007级(本科)对外汉语专业《中国文化通论》期中作业课题组成员:王冰(10072710105)、吴佐晨(10072710132)、夏嫣(10072710101)杨佳文(10072710128)
I.前言.
选题背景:选题背景:之所以选择“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媒介语使用的调查”这个课题与调查者之前的一次经历有关。今年3月,本课题组成员之一王冰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一个英国大学生来沪短期交流的项目。这些来沪的大学生都是在英国读书的在校大学生,他们多为汉语初学者,在华师大交流学习三周时间里每天都有汉语课程。三周内调查者参加了他们几乎所有的课堂学习,在与他们的交流中,得知他们普遍的反映是上课使用汉语过多导致无法很好理解课堂教学内容。这样的回馈引发调查者思考: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教学法不断地涌现,在课堂教授语言的选择方面,有些提倡“过渡式”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先使用母语教学慢慢过渡到全汉语教学);有些提倡“封闭式”教学法(即为学生提供全汉语的封闭语言环境)还有些提倡;“母语化”教学法(即通过加强操练等使用全汉语的教授反复刺激学生习得汉语)其中,。鼓励后两种,也就是外汉老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全中文,试图进行母语化外语教育的推崇者不占少数。但经过了这次经历,加之又联想到当初学习英语时,教学过程中大量母语的使用并没有很大程度地影响到我们的英语学习。我们不禁质疑,当今课堂教学中人们所推崇的“封闭式”语言教学环境的纯汉语教学方法是否真的有必要?对外汉语课堂上是否应该更多地使用媒介语?如果是的话,比例又是多少较为合适?于是本课题组决定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会提出怎样的假设?
II.课题调查实施.
f一.调查目的1了解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媒介语使用的实际情况2了解学生对于这种使用情况的反响与态度
调查的目的是什么?
3通过学生与老师的反映探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媒介语使用的必要性与使用原则
调查的对象是什么?
二.调查对象、形式和方法调查对象、
由于我们缺乏一定的理论与教学经验。我们试图通过实践性的调查结果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的课题调查对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留学生,主要是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的留学生和纽约大学的学生,其中大部分来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二是在对外汉语学院有多年教学经验的外汉老师。调查形式分为问卷与访谈。我们向调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