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稻谷及大米的储藏特性与保管技术
摘要针对稻谷及大米的储藏特性,介绍几种常见的稻谷及大米储藏保鲜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稻谷;大米;储藏特性;保管
1稻谷的储藏特性
11谷壳保护
稻谷有外壳保护,对虫霉的危害与湿热的影响有一定的抵抗力;稻谷水分分布不均,谷壳的含水量低于米粒,在保管过程中稳定性较高。
12容易生芽
稻谷萌发需水量较低,为23~25。在田间以及在仓内保管过程中如遇结露、受潮、雨淋,只要含水量适合(达到25),即可能生芽,稳定性大大降低。
13容易黄变
稻谷在收割后若没有及时脱粒晒干,就进行堆垛,堆垛内温度急剧上升,导致米粒变黄,生成黄粒米。试验表明,稻谷水分在18以上、气温在26~37℃时,堆放3d就有10的黄粒米形成;稻谷水分在20,气温在26~37℃时,堆放7d黄粒米可达30。对于黄粒米形成的原因,有专家认为是生物化学反应(米拉德反应),即粮粒内出现还原糖后,即与游离氨基酸化合,形成棕黄化产物,使大米变黄、变褐。但也有研究表明,我国的黄粒米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如黄曲霉、烟曲霉、构巢曲霉、黄绿青霉、桔青霉、岛青霉等,都可以引起大米变黄。动物试验黄粒米尚未发现病毒。与日本的“黄变米”不同,日本进口大米中的黄变米,发现有黄绿青霉、桔青霉、岛青霉污染。从黄变米中提出的黄米霉素(黄天精)诱发了实验动物的肝癌。
14容易结露
夏季入库稻谷,呼吸作用较强,粮温高。到秋冬季节气温下降时,粮面冷却而使温差过大,在粮面以下30cm左右处最易结露。春暖以后,也会因温差而产生结露。
15容易陈化
稻谷收获时间正值高温盛夏,入库粮温高。由于稻粒组织结构疏松,经过夏季高温或发热,往往陈化明显,品质下降,其中籼稻较粳稻稳定,糯稻稳定性最差。收获1年以内的新谷,呼吸作用较强,而后由于酶的活性减弱,保管稳定性
f增大,这对长期保管是有利的。但在长期保管中,每经过一个高温季节,发芽力与品质均逐步降低,因此稻谷保管要注意推陈“储”新。
2保管稻谷的主要技术措施
21做好稻谷入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实践经验证明,要使稻谷入库后能长期安全保管,必须按照“四无粮仓”的做法,从基础工作抓起,创造一个好的储粮环境条件,即做好仓房的铺垫防潮、清仓消毒以及器材备品的清洁、防虫、防毒等各项工作。
22严把稻谷入库质量关
入库时,严格把好入库稻谷的质量关,达到干、饱、净、无虫,方可进仓。
23入库稻谷的保管
稻谷入库后,应采用科学的保粮方法,加强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