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直接进入已经成熟的行业,比如餐饮、娱乐等,这一类的行业虽然资金需求量低,风险较小,但如果没有学校提供的便利条件(如低租金、地理位置优越),大学生很难在这些行业中取得成功。因为进入这些行业的技术性要求很低,竞争非常激烈,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后来者的劣势,
f而且缺乏相应的社会人脉关系和管理经验,利润空间十分窄小。这样一来,不仅大大降低了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而且也降低了获得资金青睐的可能性。
其次,大学生创业起步阶段的规模比较小,监管机制不健全,尤其是财务制度的建设往往非常混乱,要么不建立财政制度,要么选择代理记账,不能提供清晰准确的财务报表,导致资金收支程序无章可循;与此同时,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缺少专业理财人员,理财能力不足,往往导致资本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这样自然就无法获取融资机构和风险投资的信任。
再次,大学生虽然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不丰富,也缺乏知识灵活运用的能力。一个优秀的创业者不仅应当掌握专业知识及相关背景,而且应具备完善的营销、税务、法律、政策等多方面的社会知识,要有敏锐的反应能力,紧紧跟随复杂的市场变化。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应该主动了解政府和学校的相关扶持政策,尝试多元化的融资途径。在融资方式上,可以根据自己创业项目和实际情况的不同,考虑风险投资、典当融资、融资租赁等方式。
(二)社会外部环境导致大学生融资困难学校作为大学生的直接培养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创业融资。首先,不少学校对于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投资项目的选择、融资途径、市场开拓、人际关系、法规政策等方面的教育严重不足,学生缺乏创业融资的相关知识;学生应试能力很强,但缺乏创新能力、责任心、管理和组织能力,无法向社会上的金融机构证
f明自己项目的可行性、管理和组织的完善性。其次,一些学校人才培养的市场性导向不突出,一味追求提高本校考研率或者就业率,对大学生创业采取的是消极或者不支持的态度,不能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充足的校园基金,这也是大学生创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近年来,不少省市政府都颁布了一系列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然而,有些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并不如人意。一些同学表示,虽然有政府的优惠政策,然而各种手续繁杂,登记注册等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审批下来,贷款过程还是显得很艰难。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调控主体应当更加密切地关注大学生创业问题,不仅仅应当尽量简化手续和程序,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