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农业信息化
学号:16720944
姓名:何红霞
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会是我国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停滞,城乡地区收入差距扩大,“三农”问题引起各方重视。农业科技与三农密不可分,农业科技供给与需求脱节,是造成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根本原因。推行农业科技产业化,让农业科技成果通过市场直接进入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是从根本上解决转化不畅问题的现实选择。党的十六大就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思想,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把“三农”问题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无疑是正确的、必须的。关键词三农政策;农村发展;农业科技成果;
我国的“三农”问题由来已久,这一问题背后隐藏的矛盾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二是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这两大矛盾的解决,主要依赖于结合国家三农政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探索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自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开启以来,给我国农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促进了我国订单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结构的市场适应性。但在实践中出现了片面追求产业化的经营形式,忽视了农业产业链科技含量的提升,没有充分发挥农业科技在农业产业中的动力作用,农产品生产主要依靠日益紧张的自然资源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一、我国农业生产现状1、人均耕地面积少,农业生产技术落后。在中国家庭承包制度下,以农户作为生产单位,各自在所承包的土地上进行分散经营,生产规模小,据《国际统计年鉴’96资料,1993年我国乡村劳均耕地是021ha,为亚洲劳均值04ha的12,不及世界劳均值119ha的15。我国有249亿农户,户均耕地为73亩。因为分配承包地要肥瘦搭配,远近结合,每户耕地又被分为若干块,农户土地经营规模过小,无法实现劳动分工专业化、合理化,而且小规模的经营使许多现代农业机械和农业设施无法有效利用,难于采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管理技术。从劳动者的素质看,我国劳动力知识结构偏低,2001年我国农村劳动力为482亿人。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比重约为70,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78。因此我国农业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科技进步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率35尚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70一80。
f专业:农业信息化
学号:16720944
姓名:何红霞
2、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据统计,目前全国常年流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约50006000万人,其中跨省流动的达2000万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