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济学者们唱了反调,因为后者认为市场自我约束的特质是人类社会的一个自然属性。波兰尼认为,人是社会动物,而且纯粹、平等而且不受其他社会因素影响的经济利益交换在人类历史上几乎没有出现过。他认为,人类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后,市场中的生产、交换和消费行为就一直被血缘、社群关系、阶级关系等社会关系所左右。但是,波兰尼同时也承认,在进入工业革命以后,社会的生产和分配被市场无形的手所支配。
可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在18世纪末尾到19世纪初夜,全球经济发生了两件事:一、工业革命诞生了以工厂为主的生产体系,使得商业和工业间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生产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而这种投入同时产生了较大的商业风险,因此生产商、企业主越来越希
113
f望减少政府对生产和消费两头的控制;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家影响了政府的公共决策,并倡导建立一个自我规的市场机制。而这些学者的建议,被广泛承受并甚至被认为是社会自然秩序的一部分。例如,当时提倡自我规市场机制的学者们认为“贫穷”也是社会自然秩序的一部分。
然而,自我规市场机制对社会、尤其是社会底层人们的影响是很大的。自由竞争让底层劳动人民受到了过度的剥削和压榨。为了保护社会底层人民的基本权益并维持社会统治的稳定,与市场机制同步发展、抗衡的是一系列的劳动、社保和福利法案。但是,这些法案在保障了劳动人口利益的同时,却也直接使得整体工业成本上升。于是,对一些出于政治稳定原因、首先提升劳动力成本的国家,他们国的产品无法和来自还未上升劳动力成本的国家的产品竞争。于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利益,出现了地方保护主义。后来,一家发起保护主义,家家都以保护主义来应对。于是,全球性自我规市场机制,即自发行的、以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结果的资源自动配置机制,被直接摧毁。
由此可见,波兰尼描写的自由主义市场机制的衰退事实和马克思所设想的资本主义的灭亡场景有很大的不同。剩余价值被剥削的底层劳动人民并没有起来推翻这个市场机制;恰恰是对该机制中一部分群体的刻意保护,比如对劳动大众的保护和银行家与贸易商发起的保护主义,导致该机制被处处限制。直到第一次世纪大战前,自由主义市场机制已名存实亡。而自由主义市场机制的垮台则造就了一战后政治和经济领域独裁主义的兴起。
对本书另一个比较深的印象是在书的结尾,波兰尼质疑了人类“自由”的意义。“自由”是否是一个乌托邦似的美好理想?毕竟,人是社会动物,而人类社会在本质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