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有氧呼吸,光反应产生的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与结合生成水,A错误;B、b表示暗反应,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错误;C、镁元素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a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其中吸收红光的物质都是含镁的色素分子,C正确;D、图中X表示ATP,ATP在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用于暗反应,即从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移向叶绿体的基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6.关于①“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②“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R型活细菌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没有染色体畸变3232B.②实验时,若P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保温时间过长,上清液中也检测不到PC.②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裂解细菌,释放出噬菌体D.①②实验结果表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f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3532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S或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23、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分子,在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过程中,DNA分子进入大肠杆菌,经离心后处于沉淀物中.由此可知上清液中不应该带有放射性,现测得上清液带有放射性,其原因可能是:(1)培养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的DNA还没有注入大肠杆菌内;(2)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大量繁殖使部分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子代噬菌体,这样上清液就具有了少量放射性.解答:解:A、R型活细菌可遗传的变异来源有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而没有染色体畸变,A正确;32B、②实验时,若P噬菌体与细菌混合保温时间过长,则细菌裂解,部分子代噬菌体释放出32来,被离心到上清液中,因此上清液中可检测到P,B错误;C、②实验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细节分开,C错误;D、①②实验结果表明,DNA是的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