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纹章。根据弁和服色的不同分为:爵弁、皮弁、韦弁。
2
f正色:青、赤、黄、白、黑。上衣用色,象征高贵。间色:为正色两色相混而成,象征卑贱。上可兼下,下不可用上。3、玄端和深衣日常用的礼服玄端:天子至士都可服用,为国家的法服。形制不祥。深衣:天子至庶人都可穿着。(P6)特点和含义深衣:深衣盛行于战国时期。深衣穿着便利舒适,裁制简便,一直盛行到东汉。上自天子,下自庶人,无论男女,不分阶层均可穿用。4、袍和裘袍的形制也是不分衣裳。袍服是在深衣的基础上形成的,腰部没有断缝,实为一种长衣,并且袍里夹有棉絮。短的袍又称为襦。周时,穿袍必另加罩衣,不能作为礼节之用,仅作里衣用。汉代,袍制有所发展,不仅家居不加罩衣可穿用,而且在领、袖、襟、裾等处缀以缘边,发展成为男子礼服。尤其男子尚袍,以袍为雅。裘即皮衣,一般将毛面向外穿着。士以上加罩衣,士以下无。5、命妇服装及副编次周代命妇的服装由“内司服”专门负责管理。均采用衣裳相连的袍式,意为妇人专一不二,并与帝王的六种冕服对应。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椽衣。如图所示。“副、编、次”均为贵妇首服。6、足服舄(xi)履(lv)p77、胡服谓“胡服”,是指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当时称“胡人”的服装。这种服装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式的汉族服装,有着相当大的差异。基本特征:短衣、长裤、革带和革靴,服装窄袖紧身,短小利落,便于活动。短衣齐膝是胡服的一大特征,这种服装最初用于军中,后来传入民间,成为一种普遍的装束。三、中国服装基本形制1、基本形制上衣下裳制:衣裳、襦裙上下连属制:深衣、袍、衫
3
f春秋战国时期是服饰文化综合发展的历史时代(了解时代特点)
第四章
秦汉时期
一、概述秦始皇赢政在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起我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两汉西汉:公元前206一公元25年;东汉:公元25220年。随着政权的巩固和经济事业的蓬勃发展,汉代整个社会出现了繁荣昌盛的景象,人们对装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穿着打扮也日趋华丽。二、男子服饰(一)、冠、巾、帻(ze)汉代男子首服种类有冠、巾、帻,且每类又有诸多名目。汉代男子的首服是区分不同身份等级的重要标志。冠(P18)(1)、冕冠(2)、长冠(3)、通天冠(4)、远游冠(5)、进贤冠(6)、武冠(7)、法冠2、巾巾本是古时表示青年人成年的标志,男人到二十岁,有身分的士加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