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农村新型社区建设与城乡统筹问题研究一、诸城市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现状诸城市地处山东省东南部总面积2183平方公里,辖13处乡镇街道、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06万人口,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和乡村城市化试点市。诸城市于2007年开始,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试行)》、《关于推进农村社区化服务与建设的意见》,开始在全市范围内积极进行农村社区化管理改革建设,按照服务半径2公里、覆盖周边5~6个村、1500户居民的划分规则,在全市1257个村庄规划建立了208个农村社区和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每个服务中心建设平均面积为500平方米(条件较好的社区到达了2000平方米),都设有医疗卫生(社区卫生室)、社区警务(警务室)、社会保障、灾害应急服务、社区环卫、文化体育(活动室、图书馆、电教馆)、计划生育、社区志愿者8个服务站(室)和1个办事服务大厅。服务大厅建立了三个服务窗口,为农民群众就近提供”一揽子”公共服务,主要包括了办事咨询、规划建设、环境卫生、农业科技、土地流转、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流动党员志愿者联络站、群团组织服务、代收水电费等多项服务内容。以展板形式明确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房产业务服务、农村宅基地申请报批、职业介绍、农村养老保险办理等多项服务指南。二、诸城市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的基本模式1、合村并居合理确定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地和服务半径。按照地
f域相近、规模适度、有利于整合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的原则,将几个村庄规划为一个社区。在社区内选择一个交通比较便利、班子基础比较好、发展潜力比较大的村庄,作为社区服务中心所在村。社区服务中心的服务半径一般掌握在2公里、涵盖5个村、1500户左右。
2、建立社区机构,明晰职能定位。在每个农村社区设立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内设一个办事服务厅和若干个服务站室。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定位是服务,不是一级行政管理机构,它不能干涉村级内部事务。同时,在每个农村社区成立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在乡镇(街道)党(工)委的领导下,围绕社区化服务与建设发挥协调指导作用,与社区内村庄及其他单位不存在上下级隶属关系。村庄对乡镇(街道)的隶属关系不变。这样定位,是为了避免社区服务人员”官僚化”和服务被”异化”现象。
3、建立全面的社区服务。社区和社区服务中心主要为农民群众搞好三大类服务:(1)基本公共服务。将乡镇(街道)和市直有关部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