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资料,进行归档。根据要求按时报给系、学院有关资料、数据、报表等。r
三、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程序r
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按如下程序顺序进行:r
选题→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中期检查→评阅、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定成绩→论文收存归档→总结。r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和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的下达r
选题工作于毕业设计论文的前一学期进行。选题工作分两步进行:r
第一步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资格的教师申报题目(也可学生自拟题目,但数量不超过总数的20),填写“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论证书”,由各专业教研室集体审查筛选后报系审查,经所在系分管领导审查指导教师的资格及论证书中的相关内容后,最终确定题目并报教务处备案。题目一经确定,不应随意改变课题内容,如必须删增,需重新履行审批手续。r
第二步由学生选择课题。各相关教研室以专业为单位向学生公布课题题目,并组织学生开展选择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工作。r
1教师选题,应符合教学基本要求,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出发,体现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有利于理论知识深化,知识领域扩展,专业技能延伸。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并提倡学生发挥主动性,提出自己的设想,在教师指导下,共同商定课题,使学生能在这一环节得到比较全面的训练。课题的份量和难度要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经过努力可以独立完成。r
2教师选题要结合生产、科研实际或社会热点问题、真题真做,尽可能有所创新。题目的性质或来源可以是结合生产、结合科研、实验室建设、社会实际、教学研究、模拟题目、假拟的课题或其它题目。题目的类型可以是工程设计、综合试验、应用研究、技术(产品)开发、软件开发、调查研究、理论探讨、综述等。教师应对开设的课题做好前期准备,进行必要的题目论证工作,制定出详细的指导计划。r
3根据各专业性质的不同,选题要有所侧重。文、管、经、法类的题目应依据专业特点,尽量从经济、管理、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选题。选题要有明确的针对性,避免过空过大,应使学生有具体工作内容,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锻炼。非计算机专业选择计算机类题目的要与其专业相结合,不单独开设编程等题目较窄、作用不明显的题目。避免选择与本专业无关的课题。r
4毕业设计论文应一人一题。按自选和分配相结合的原则确定。由几名学生共同参加的较大课题,必须明确每名学生应独立完成的任务,并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