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水能资源丰富,下游多形成冲积平原。这些平原及河口三角洲土壤肥沃,地势低平,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地区。2、主要河流: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怒江)注入印度洋,湄南河、湄公河(澜沧江)红河注入南海(太平洋)3、主要城市及其分布特点:河内(越南首都)位于红河沿岸、金边(柬埔寨首都)和万象(老挝首都)位于湄公河沿岸、曼谷(泰国首都)位于湄南河沿岸、仰光(缅甸的大城市,原首都)位于伊洛瓦底江沿岸。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4、人种: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黄种人。5、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新加坡比重最大。6、东南亚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新马泰是重要的旅游路线。主要的旅游资源是:缅甸仰光的大金塔,印度尼西亚的波罗浮屠和巴厘岛,柬埔寨的吴哥窟,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等第三节印度(首都:新德里)一、世界第二人口大国1、位置:热带,亚热带;西临孟加拉湾,东临阿拉伯海,南临印度洋。位于我国的西南面,属于南亚,也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2、自然环境:(1)、地形:北部:山地喜马拉雅山脉南侧,中间:平原恒河平原,南部:高原德干高原。(对农业影响:地形较为平坦,土壤肥沃,是亚洲耕地面积最广的国家。)(2)、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旱季(10月至次年5月)东北季风,雨季(6月至9月)西南季风→水旱灾害频繁。(3)、河流:恒河从孟加拉国的恒河三角洲注入孟加拉湾,被印度人称为“圣河”和“印度的母亲”。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注入阿拉伯海
f3、人文环境(1)人种:主要为白色和黑色人种(2)人口:世界第二人口大国,人口增长速度快。(众多的人口对印度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压力)(3)官方语言:英语二、水旱灾害频繁1、印度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以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为旱、雨两季雨季为6月至9月,旱季为10月到次年5月)为主,由于受西南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极不稳定,水旱灾害频繁。乞拉朋齐是世界上降水最多的地方。2、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和小麦。主要经济作物:黄麻、棉花和茶叶等。水稻、小麦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水稻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平原和半岛两侧沿海平原,降水丰沛的地区;小麦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和恒河上游,降水较少的高原山区。黄麻分布于恒河三角洲,棉花主要分布在德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