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形式出现,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通过它们之间的对话,生动形象地使学生懂得“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学生分析刚刚读二年级的学生,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还比较短,好动、好玩。小柳树和小枣树教学设计小柳树和小枣树教案设计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
第1页
f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阅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认识生字,读懂故事。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应创设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与创造。
小柳树和小枣树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地理解教材蕴涵的价值取向呢?为了避免学生出现喜欢小柳树,批判小枣树的情况,让学生从整体形象入手,反复读课文。并通过给小柳树和小枣树打星这一形式,引导学生读懂文本。既珍视学生的的独特感受,又尊重文本的价值取向。
学习目标:1、通过自学交流认识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4自然段,学习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3、通过给小柳树和小枣树打“”,在朗读中体会小柳树的漂亮和骄傲,小枣树的谦逊,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预设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柳树,一起跟小柳树打个招呼吧!
第2页
f2、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小枣树,谁来跟小枣树打个招呼?指名,正音,学习生字“枣”。
3、小柳树和小枣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快快打开课本看看吧!
二、初读,整体感知课文。1、请小朋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