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板钢筋接头上铁在跨中,下铁应在支座;筏基底板部位钢筋接头上铁在支座,下铁应在跨中。接头应相互错开,当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时,从任一接头中心至13倍搭接长度的区段范围内,或当采用焊接接头时,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钢筋直径的35倍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下表规定:
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表
接头型式
受拉区
受压区
绑扎搭接接头
柱梁、板、墙
50%25%
50%50%
焊接接头
50%
不限
345工艺流程
1底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基础结构验线→铺设底板下铁→放置钢筋马凳→铺设底板上铁→确认竖向钢筋位置→插竖向钢筋
现场主要控制要点是位置的准确,底板钢筋开始绑扎之前,基础底线必须验收完毕,特别在柱插筋位置、梁或墙边线、集水井电梯井等位置线,应用油漆在墨线边及交角位置画出不小于50mm宽,150mm长标记。底板上层铁完成后,应由放线组用油漆二次确认插筋位置线。底板钢筋施工时,先铺作业面内集水坑,电梯井的底铁,然后再铺上层铁。
f2墙、柱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放墙柱位置线→清理修整下层插铁→墙、柱钢筋竖向连接→测放柱箍筋间距线和剪力墙水平筋间距线→绑扎墙、柱钢筋。
套柱箍筋时,要注意箍筋的开口位置相互错开,箍筋绑扎前,要先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用粉笔画出箍筋间距,然后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进行绑扎。根据抗震要求,柱箍筋弯钩为1350,平直段不小于10d。柱钢筋绑扎主要控制要点为首先主筋位置要准确,根据放线结果及时将位移钢筋进行调整,这样才能保证主筋和箍筋均到位;其次禁止将箍筋掰开后往主筋上套,应将箍筋从上套入主筋;
绑扎墙钢筋时,如有暗柱先将暗柱筋绑好,再连接竖直钢筋,然后每隔56m间距在竖直钢筋上按水平筋间距划好记号,再绑扎水平筋;墙体钢筋主要控制要点为禁止墙体钢筋的绑扎扣和搭接扣合二为一,另外应注意水平筋进入独立柱、暗柱的锚固长度是否合格;混凝土墙竖向钢筋可在施工缝标高处每隔一根错开搭接,搭接长度应不小于L1。错开净距不小于500mm。暗柱及端柱纵向钢筋连接和锚固按相应抗震等级框架柱之要求。
3梁、板钢筋绑扎
工艺流程:支梁底模→划主次梁钢筋间距→放主次梁箍筋→穿主梁底层纵向筋并与箍筋固定→穿次梁底层纵筋并与箍筋固定→支梁侧模和顶板模→绑板下铁马凳→绑板上铁。
板筋钢筋绑扎时,要先在模板上画线,绑完下铁后,垫好垫块和马蹬,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