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土;
f单斗(拉铲)挖土机两台,用于挖掘基坑、清理、平整场地。由于该地基开挖面积较大,但深度不大,可以采用斜柱支撑或锚拉支撑。选择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进行排水,并选择轻型井点设备来排水,所需的设备主要包括井点管(下端为滤管),集水总管,弯联管以及抽水设备。
242基础工程基础、地梁均采用九夹板支模,支承系统采用木搁栅和扣件式钢管。(1)模板和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横平竖直,支撑点必须牢固,扣件及螺栓必须拧紧。柱子模板的底面应找平,下端应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垫平。在柱子上继续安装模板时,模板应有可靠的支承点,其平直度应进行校正。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应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
所有预留孔洞、埋件位置必须正确,安装牢固,有关工种复核无误后方能封闭模板。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模板支设安装的质量,施工员、木工翻样要对施工方法和操作要点向施工班组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模板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技术复核工作,达到要求方可浇捣混凝土。(2)基础钢筋工程本工程钢筋均在现场内加工制作。钢筋按计划进场后,按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要求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钢筋待抽检试验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按绑扎先后顺序落实加工,并分类堆放整齐、取用。(3)基础混凝土工程本工程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泵送到浇筑点。由于泵送混凝土流动度较大,自然形成的坡度一般在1:6,混凝土浇捣采用“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捣、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这种自然流淌形成斜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能较好地适应泵送工艺,提高泵送效率,简化混凝土的泌水处理。根据混凝土泵送时自然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各浇筑带前、后布置两道振动器。第一道布置在混凝土卸料点,主要解决上部混凝土的捣实;第二道布置在坡脚处,确保下部混凝土的密实。基础的结构验收与质监站、监理、设计和建设单位共同进行。验收合格后,做好外墙防水,再验收合格后,进行分层土方回填。(4)回填土回填土:①砌完后的基础应及时回填,但应对已完的隐蔽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并作为隐蔽纪录。②回填土前,应清除沟(槽)内的积水和有机杂物。③回填土料每层辅填厚度和压实要求:人工夯实每层铺土厚度不大于200mm,每层压实3-4遍,一夯压半夯,夯夯相连,夯高过膝,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200-250毫米,压实遍数3-4遍。④基坑(槽)回填在相对两侧或四周进行。⑤管道回填土时,应对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