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19章:精神神经系统(50分)
第1节:神精病学概论
一、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1、感觉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
(1)疼痛
局部疼痛:局限于病变部位的疼痛
放射痛:如椎间盘突出,病变在椎间盘,却放射到坐骨神经
扩散性疼痛:从一个神经扩散到另一个神经
(2)感觉过敏
(3)感觉异常
2、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
(1)周围神经:损伤后表现为手套和袜子感
(2)脊神经后根:剧然的根性疼痛
注:脊髓前根管运动,后根管感觉(记忆:男人在前面运动,女人在家里睡觉),后根损害就会
感觉障碍,表现为剧然的根性疼痛。
(3)脊髓:受损平面以下感觉障碍,伴有肢体瘫痪(运动、感觉全没了)。
(4)脑干:“交叉瘫”:同侧面部,对侧躯体的感觉障碍
(5)内囊:对侧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都障碍
(6)皮质:这里讲感觉障碍,就是指中央后回管(管感觉)损害
①如果受到刺激就表现为感觉性癫痫;
②如果受到破坏,就会表现为对侧单个肢体感觉障碍,即单瘫
3、运动系统损害:
(1)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中枢性瘫痪;(老子强硬,硬瘫)
(2)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的瘫痪为周围性瘫痪;(儿子软弱,软瘫)
典型疾病:小儿麻痹症(出现肌肉萎缩,但这是运动障碍,感觉没有障碍)
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的鉴别
体征
中枢性瘫痪(上神经元,老子)
周围性瘫痪(下神经元,儿子)
瘫痪分布
以整个肢体为主(硬瘫)
以几个肌群为主(软瘫)
肌萎缩

明显(小儿麻痹症)
肌张力
增高
减低
腱反射
亢进(老子强硬)
减弱或消失(儿子软弱)
病理反射
有(老子力气大)
无(儿子力气小)
二、运动系统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之间靠脊髓皮质束连接。周围性瘫痪的典型病:小儿麻痹症。●注意:老子的根据地在中央前回,儿子的根据地在脊髓前角细胞。
1
f与运动有关的都是在前的。(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1解剖生理2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引起的是硬瘫(老子强硬)。特点:病灶对侧瘫痪。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失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正常: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3定位诊断:注意与感觉障碍相联系。(1)皮层:病变部位在●中央前回。①皮层受损:对侧单瘫:表现为对侧的一边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②皮层刺激:杰克逊癫痫:刺激性病灶还可以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