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上述药物小剂量维持治疗。2、免疫治疗:有人用环胞菌素A治疗家族性HPS取得满意效果,同样,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亦可诱导缓解。3、造血干细胞移植:尽管上述化疗可使病情缓解,有的可缓解9年,但仍不能根治家族性HPS。Fisher等(1986)首先报告用骨髓移植治愈家族性HSP患者,在2000年上海举行的国际小儿血液肿瘤学术研讨会上,日本学者Imashuk
报告5例由EBV所致的HPS,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随后用环胞菌素A加VP16,大大改善了本病的预后。4、治疗方案:国际组织细胞协会1994年提出一个治疗家族性HPS的方案(HLH94)地塞米松每日10mgm2与VP16每周150mgm2,连用3周,第4周起减量,第9周起VP16每2周用药1次,并加用环胞菌素A每日56mgkg口服,共用1年。有神经症状者,前8周每2周鞘内注射MTX1次。如果是家族性HPS,争取做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如果为非家族性HPS,则在8周治疗后根据病情停止治疗。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继发性HPS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1、对HPS或高细胞因子血症的治疗对策为:(1)、类固醇疗法或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2)、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多用于VAHS);(3)、抑制T细胞活化的特异性抑制剂环孢菌素A或联用GCSF治疗VAHS,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f
(4)、直接拮抗细胞因子的抗TNF抗体和IL1受体拮抗剂;(5)、为抑制或减少淋巴因子的供应源可采用化疗。包括CHOP、CHOPE方案或缓慢静滴长春新碱。屡已报道应用依托泊甙(VP16)治疗原因不明的重症HPS、EBVAHS或LAHS奏效。预后分析表明,对于不易与MH鉴别的HPS患者启用化疗是必需的;(6)、骨髓扫荡性(根治性)治疗和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FHL或耐化疗的LAHS或EBVAHS病例,优于常规化疗和免疫抑制治疗。2、肿瘤相关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方案决定于疾病的类型,如HPS发生于治疗前的免疫缺陷患者,则治疗主要是抗感染及抗肿瘤;如果HPS发生于化疗后,而肿瘤已缓解则应停止抗肿瘤治疗,同时抗感染,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VP16;对进展迅速的MAHS则应针对细胞因子所致的损害进行治疗,可用前述HLH94方案。嗜血细胞综合征预后HPS预后不良,原发性HPS确诊后如不治疗,均在短期内死亡,存活>1年者不到10%,继发性HPS从轻微病例到致死病例均可发生,其中感染相关HPS病死率为20%-42%,肿瘤相关HPS病死率几乎为100%。预后取决于潜在疾患的严重性及细胞因子暴(cytoki
estorm)的强度,约有半数病例死亡。呈暴发性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