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在文化产业投资宏观管理上的策略
国家财政政策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由于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服务产品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强大的原动力和冲击力。文化产业目前已成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在发达国家文化产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文化产业通过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需求,能够创造极为客观的经济价值,起到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涵养税源等重要作用。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虽然为人们普遍看好,而目前仍然存在文化产业能不足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现行的文化产业投资政策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加大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第一,降低准入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文化产业资本市场环境。我国目前一个比较尖锐的矛盾是:一方面是大量的文化产业项目缺少投资而不能实施,文化市场需求被大量放空,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投资无法进入文化产业领域。与我国文化产业巨大的投资需求相矛盾的时文化产业准入的高门槛政策。民间投资进入文化尚有种种限制,这不仅体现在民间资本与国有资本在市场准入条件上的不平等,还体现在我国对民间资本与外来资本的区别对待上。为了充分调动民间资金,广开投资渠道,首先要打破垄断,鼓励竞争,支持民间力量投资文化项目。实现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和投融资渠道的多样化,让市场咋长期资源的配置方面发挥主要和关键作用。第二,加大扶持力度,建立政府主导的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文化产业既是一个高利润行业,也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因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还涉及人们不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根据我国的情况,应当政府牵头,吸纳各个方面的资金,建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或成立文化产业方面的专业信托投资公司,加强对文化产业风险较大领域或项目的投资支持,着眼于资本的作用,投资于风险大但效益也大的项目。第三,引导金融介入,建立银行业对文化产业投资的信贷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探讨建立银行业对文化产业投资的信贷机制,是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也是金融业介入文化投资的一个主要途径,随着以信用交易为主要内容的金融业的迅速发展,文化产业的成长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或者进行社会集资等直接的融资方式解决资本短缺的问题。在这方面,中国文化产业的融资还有着广阔的空间。第四,积极牵线搭桥,加大文化产业引进外资的力度。文化产业要真正做强做大,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