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三)育苗。肥团顶部按12厘米的小孔播一粒芽种,用细土粉覆盖种子和肥团,再起拱盖双膜,出苗后揭去底层膜,并适时揭膜炼苗。四、规范移栽(一)玉米露地栽培。实行分级定向、座水座肥移栽,做到增窝、增株、增肥。1、合理密植。紧凑型玉米,双行单株,窝距5寸,亩植4000株;半紧凑玉米,双行单株,窝距6寸,亩植3500株以上;“四边三子”玉米,窝距45寸。2、科学施肥。底肥、攻苞肥各占玉米总用肥量的40;苗肥、秆肥各占10。底肥亩用土杂肥2000kg、45的高级复合肥30和硫酸锌2,干施入窝内;移栽时亩施水粪4050担加碳铵20kg;移栽7天后亩施水粪30担加碳铵10kg;小麦收割后,松土、除草时用水粪40担加碳铵15kg施秆肥;大喇叭期亩用水粪60担加碳铵35kg施攻苞肥。(二)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1、规范开厢。实行规范开厢,预留25尺或3尺玉米种植带。2、中沟底肥和底水。玉米播前或移栽前,在玉米种植带正中
4
f挖一条深20厘米的沟漕(沟两头筑挡水埂),按亩施过钙50公斤、尿素105公斤、原粪1000公斤兑水500公斤作底肥、底水全部施于沟内或在沟内一次性施入百事达等长效缓释肥4560公斤,在大喇叭期亩用水粪4050担加碳铵30施攻苞肥。3、小垄双行。结合沟施底肥、底水后复土,顺预留行作垄,垄高于地面20厘米、底宽4050厘米的垄,垄面呈瓦片型。4、集雨盖膜。在春季下雨后,立即将幅宽50厘米的超微膜盖在垄面上,并将四周用泥土压严,保住降水。5、膜侧栽苗。将符合要求的玉米苗移栽于盖膜的边际,每垄2行玉米。(三)玉米乳苗移栽。推广玉米一叶一心移栽,提高成活率。植株较高品种,宜栽植在避风处。五、加强田管苗期加强水肥、温湿、鼠虫害管理,中期注意除草、松土、垒窝,抽雄前重防玉米纹枯病,抽雄时要隔行去雄,实行人工授粉。
第三节
一、选用良种


建议选用适应性广、抗病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优质、高产小麦品种。二、佳期播种海拔400米以上地区10月25日11月7日播种;海拔400米以下的平坝浅丘区宜安排在11月110日播种。
5
f三、规范改制(一)旱地小麦。实行6尺开厢“双三0”或5尺开厢“双二五”改制,推行麦玉豆、麦菜玉苕、麦芋玉苕等套作模式。(二)城郊地区。推广“双五0”、“双六0”宽厢改制模式,预留行套种蔬菜、豆类或绿肥。(三)稻麦两季田。主推深沟高厢(规格为6尺开厢,厢宽5尺,沟宽1尺,沟深15尺,)、免耕播种等技术。四、合理密植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