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其次,文章的科学性通常取决于作者在观察、分析问题时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科学研究中,既不容许夹杂个人的偏见,又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不着边际地凭空臆想,而必须从分析出发;再次,文章是否具有科学性,还取决于作者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写作论文是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前人提出的科学理论去探索新的问题。因此,必须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前人的理论,具有广博而坚实的知识基础。如果对论文所涉及领域中的科学成果一无所知或只是一知半解,那就根本不可能写出有价值的论文。例如,如果选定“中国银证合一问题研究”,就是一个不太可能成功的题目。首先,从发展中我国已经明确了三业严格分家的制度模式,并且这也是管理好财政、证券和金融业的一个历史经验。至于国外银证合一的优点、缺点等在许多教材中已经反复讲到过。除了对这些观点和资料加以言论外,不可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也很难体现出科学性。2、标题醒目标题往往给编辑和读者产生视觉冲击效应。标题要用语简洁,不要太长,并突出创新点;用词要精当,如浅谈,不如用“××研究”、“××探讨”或者“关于××的思考”好。3、题目宜小不宜大题目过大,论述时面面俱到,没有中心内容,显得散。如果只是偏重某一方面,又显得离题。核心要聚集,把议题的选定放在具体的子问题上。例如:“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研究”这个题目就过大,很容易出现抄教材或整理有关资料的情况,如果打算写银行中间业务问题,可把题目限定为“××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居民需求现状与银行对策研究”,从实证研究入手,基于现状分析该地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策略。研究宏观管理的问题,最好是选取其中一个侧面。例如“,农业问题研究”就太大,看不出研究哪个国家,不可能研究所有国家,限定为“中国农业问题研究”也太大,农业的具体分支很多,不可能每个分支都研究,限定在某个分支、某个品种上,如“中国棉农生产的经济研究”,这样就可将文章写得深入而有现实意义。
f二、学术论文的写作(一)写作误区1、从头说起写文章不是定教材,不用写出来龙去脉,应开门见山,立论作者要阐述的观点。有些人习惯于从头道来,谈到创新就从熊比特谈起,说起可持续发展,就从联合国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的决议开始。这样论述是没有价值的。2、观点平淡作者提出的观点应新颖鲜明,如果仅仅是对公共资料发议论,不能说服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是独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