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过电压故障。而对于规律性负载突降过电压故障,可利用控制系统如SIEMENS的PLC系统的控制功能,在负载突降前,将变频器的频率作适当提升,减少负载侧过多的能量馈入中间直流回路,以减少其引起的过电压故障。
4采用增加泄放电阻的方法一般小于75kW的变频器在出厂时内部中间直流回路均装有控制单元和泄放电阻,大于75kW的变频器需根据实际情况外加控制单元和泄放电阻,为中间直流回路多余能量释放提供通道,是一种常用的泄放能量的方法。其不足之处是能耗高,可能出现频繁投切或长时间投运,致使电阻温度升高、设备损坏
5变频器EMI的抑制方法EMI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物理现象,通用变频器中的EMI亦不例外,
f产生EMI须同时具备三基本要素,即EMI源、耦合途径和敏感设备。因此抗击和抑制与变频器相关的EMI,必须从产生EMI的“三要素”入手,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与措施。工程上常见的举措与方法有:接地、屏蔽、滤波、隔离等。(1)强弱电线尽量避免平行布置
变频器的信号线不要同电动机电缆(尤其是未屏蔽的电动机电缆)或未经滤波的电源线平行布置。如CT公司推荐的变频器布线规则要求:信号线与电源线距离小于03m时,两线平行长度要小于1m;若两线平行长度超过1m时,两线距离至少在03m以上。如果两线平行长度超过10m,则两线距离应成比例增大。
(2)控制线路规范接线变频器摸拟量控制线主要包括输入侧的给定信号线和反馈信号
线,它们可以接受0~10V电压信号或0~20mA电流信号,输出侧的频率信号线和电流信号线对摸拟信号的抗EMI能力较低,因此必须使用屏蔽线,并且屏蔽层靠近变频器的一端应接控制电路的公共端(COM),而不要接到变频器的地端(E)或大地,屏蔽层的另一端应悬空。
(3)采用电抗器在变频器的输入电流中,较低的高次谐波分量(5~11次)所占
的比重很高,它们除了可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外,还因消耗了大量的无功功率,使线路的功率因数大为下降。在输入电路中串入电抗器是抑制较低次谐波的有效方法。其中交流电抗器具有三种作用:其一通过抑制谐波电流,将功率因数提至075~085;其二削弱输入电路中的浪涌电流对变频器的冲击;其三削弱电源电压不平衡的影响。而采用直流电抗器:功能比较单一,就是削弱输入电流中的高次谐波成分,可将功率因数提高至095,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等优点。
(4)采用滤波器
f在变频器的输入输出电路中,还有许多频率很高的高次谐波,它们将以各种方式传播出去,形成对其他电气设备的干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