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热原反应;②过敏原所致过敏反应;③细菌所致的菌血症。
f62、标准预防的理念是什么?答:认定所有血液、体液、分物、排泄物含汗水、黏膜组织和破损的皮肤都可能带有可被传播的感染原。适用于所有医疗机构内的所有患者,论是疑有或确诊有感染。预防感染原在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传播。63、标准预防包括哪些关键措施?答:(1)遵守手卫生规范。(2)血液体液可能污染面部时,要戴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3)血液体液可能污染皮肤或衣服时,要穿防护服。(4)每一个都要遵守呼吸卫生咳嗽礼仪。(5)收治患者时要根据感染原的可能传播途径,采取相应隔离措施。(6)仪器设施和环境怀疑被具感染性的体液污染后应清洁(7)消毒。(8)收集患者使用过的织物时应避免抖动,以防污染空气、环境表面和人。(9)遵守安全注射的原则。(10)进行侵入性操作时应戴外科口罩。64、针刺伤的预防措施有哪些?答:(1)医务人员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2)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行安全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安全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以防刺伤。(3)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套。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4)禁止手持针等锐器随意走动;禁止将针等锐器徒手传递。(5)禁止针等锐器物复帽,必须复帽应采用单手复帽。65、安全注射包括哪些内容?答:对接受注射者无害;对实施注射者无害;注射产生的废弃物对他人无害。66、医务人员在医院感染预防控制中应掌握哪些基本知识?答:医务人员应掌握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抗感染
f药物合理应用、指征、消毒药械正确使用、手卫生、标准预防和医疗废物管理等相关知识。67、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答:(1)皮肤若意外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以肥皂和清水冲洗;若是患者的血液、体液意外进入眼睛、口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近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处的局部挤压。(3)刺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4)暴露于可疑HBV感染的血液、体液时,检测HBSAg、抗HBS,若均为阴性,应立即注射乙肝高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