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风力发电及其控制技术进展分析
作者:胡林峰来源:《速读上旬》2015年第01期
摘要: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分布较为广泛,并且利用时不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伤害,其作为替代能源的意义就更加突出。风力发电的研究涵盖面较广,其可以控制的对象主要是风叶、发电机的制造,以及对风电系统控制策略等,为了使风力发电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需要考虑许多方面因素,问题也就比较复杂。本文主要总结分析了风力发电控制技术的新发展。
关键词:风力发电控制技术发展
研究发现,风力发电发展前景广阔,其发电成本与常规电力基本接近,因此其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对于其研究也逐渐深入。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全世界的风能总量约1300亿千瓦,中国的风能总量约16亿千瓦,因此我们应不断加强风力发电技术的探索和实践,以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提供能源保障。风力发电具有较为稳定的发电成本,对环境污染小,因此其发展前景较为广阔。尤其是对于缺水、缺燃料和交通不便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合理利用风力发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风力发电控制技术做简要探讨。
一、风力发电系统控制的必要性
由于自然风速的大小和方向的随机变化,风力发电机组切入电网和切出电网、输入功率的限制、风轮的主动对风以及对运动过程中故障的检测和保护必须能够自动控制。风力发电系统的控制技术从定桨距恒速运行至基于变桨距技术的变速运行,已经基本实现了风力发电机组理想地向电网提供电力的最终目标。功率调节是风力发电机组的关键技术之一,功率调节方式主要包括定桨距失速调节、变桨距调节和主动失速调节三种控制方法。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由定桨距恒速运行发展到变桨距变速运行后,风力发电机组控制系统可通过风速和风向变化对机组进行并网和脱网及调向控制,同时还可通过变距系统对机组进行转速和功率的控制,以提高机组的运行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促进年发电数量和质量的提升。
二、风力发电机组控制技术的发展
计算机技术与先进的控制技术应用到风电领域,并网运行的风力发电控制技术得到了较快发展,控制方式从基本单一的定桨距失速控制向变桨距和变速恒频控制方向发展,甚至向智能型控制发展。
定桨距型风力机指桨叶与轮毂的连接是固定的,即桨距角固定不变,当风速变化时,桨叶的迎风角度固定不变。失速型是当风速高于额定风速,利用桨叶翼型本身所具有的失速特性,即气流的攻角增大到失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