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乡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过程和方法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作者在特殊的时代、地理条件下产生的思乡念国之情。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教学难点
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对于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回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最美的梦想。然而,因为种种原
因,一些人却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见,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传千古、满载思乡之情的诗章。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赴台。(大屏幕显示)虽然,诗人的后
半生是在台湾度过的。但他却与大陆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有家难回,思乡之情也愈来愈浓。《乡愁》就是诗人思乡的代表作。现在,我们一起倾听《乡愁》。
2、多媒体播放《乡愁》
3、朗读指导深情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读诗,更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重
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斜线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重音。乡愁余光中
f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学生齐读后提示字的读音。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4、我们再次倾听《乡愁》,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下面分组朗读,注意感情。(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朗读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三、整体感知
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答案示例: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恰恰是诗人的整个一生。2、整首诗都是围绕着乡愁来写的。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诗人为何有这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