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已经逐渐趋于淘汰。
232滞环电流控制法(HysteresisCurre
tCo
trol)
TH图26、27是滞环电流控制法实现BOOST型PFC电路的原理图和在半个工频周期
内,功率开关管S的控制波形和电感电流波形的示意图。和峰值电流控制法不同的是,被控制量是电感电流的变化范围。输入电压信号和输出电压的反馈信号相乘,形成两个大小不同的与输入电压同频同相的电流控制参考信号,即:上限基准电流环信号和下限基准电流环信号。
电感电流的检测信号需要和两个基准电流环信号相比较来产生对功率开关管的控制信号,其控制步骤为:
①功率管s导通,电感充电时,电感电流的检测信号和上限基准电流环信号相比较,当电感电流上升到上限基准信号值时,触发逻辑控制部分使功率管S关断,电感开始放电;
②电感电流下降到下限基准信号值时,触发逻辑控制部分使功率管S导通,电感L重新充电。这种控制模式下,功率管的导通时间是恒定的,而关断时间是变化的,因此功率管的开关周期是变化的。图27中实线为电感电流,为上限电流基准,为下限电流基准。电流滞环的宽带度决定了电流纹波的大小,
imii
L它可以是固定值,也可以与瞬时平均电流成比例。7
f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图26电流滞环模式PFC电路原理图
滞环电流控制法对BOOST型PFC电路而言是一种较为简单的控制方式,由于控制中没有外加的调制信号,电流的反馈和调制集于一身,因而可以获得很宽的电流频带宽度,电流动态响应快,具有内在的电流限制能力等优点。它的主要缺点是:负载对开关频率影响很大,因此设计滤波器时,要按最低开关频率考虑;滞环宽度对开关频率和系统性能影响很大,需要合理选取;当输入电源电压近零时,两个基准信号的差值很小,由于比较器精度及延迟等因素,容易引起过零点电流死区问题,这一般需要对电路加以补偿来解决。
图27滞环控制时电感电流波形图8
f233
武汉理工大学《电力电子》课程设计说明书
平均电流控制法AverageCurre
tModeCo
tro1
平均电流控制模式PFC电路原理图28所示,平均电流控制在功率因数校正中应用最为广泛,其输入电感电流波形如图29所示。它把输入整流电压和输出电压误差放大信号的乘积作为基准电流,并且电流环调节输入电流平均值,使其与输入整流电压同相位,并接近正弦波形。输入电流被直接检测,与基准电流比较后,其高频分量的变化,通过电流误差放大器被平均化处理。放大后的平均电流误差与锯齿波斜坡比较后,给开关管驱动信号,并决定了其应有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