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这种诊断步骤称柯赫氏证病律。应用柯赫氏法则的原则来证明一种微生物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是最科学的植物病害诊断方法。其步骤如下:(1)当发现植物病组织上经常出现的微生物时,应将它分离出来,并使其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2)将培养物进一步纯化,得到纯菌种;(3)将纯菌种接种到健康的寄主植物上,并给予适宜的发病条件,使其发病,观察它是否与原症状相同;(4)从接种发病的组织上再分离出这种微生物。但人工诱发试验并不一定能够完全实行,因为有些病原物到现在还没找到人工培养的方法。接种试验也常常由于没有掌握接种方法或不了解病害发生的必要条件而不能成功。目前,对病毒和植原体还没有人工培养方法,一般用嫁接方法来证明它们的传染性。第二节园林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原园林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要求一定的外界环境条件。各种园林植物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才能发挥它的优良性状。当植物遇到恶劣的气候条件、不良的土壤条件或有害物质时,植物的代谢作用受到干扰,生理机能受到破坏,因此在外部形态上必然表现出症状来。引起非侵染性病害发生的原因很多,主要有营养失调、温度失调和有毒物质污染。一、营养缺乏引起的植物病害植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有氮、磷、钾、钙、镁和微量元素铁、硼、锰、锌、铜等十几种。缺乏这些元素时,就会出现缺素症;某种元素过多时,也会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常见的缺素症有以下几种:1缺氮植物生长不良,植株矮小,分枝较少,成熟较早,叶稀疏,小而薄,色变淡或黄化、早落。在酸性强、缺乏有机质的土壤中,常有氮素不足的现象。2缺磷植物生长受抑制,严重时停止生长,植株矮小,叶片初期变成深绿色,但灰暗无光泽,后渐呈紫色,早落。磷素在植物体内可以从老熟组织中转移到幼嫩组织中重被利用。所以症状一般从老叶上开始出现。3缺钾植株下部老叶首先出现黄化或坏死斑块,通常从叶缘开始,植株发育不良。4缺铁植株叶片黄化或白化。开始时,脉间部分失绿变为淡黄色或白色,叶脉仍为绿色,后也变为黄色。以后脉间部分会出现黄褐色枯斑,并自叶边缘起逐渐变黄褐色枯死。由缺铁引起的黄化病先从幼叶开始发病,逐渐发展到老叶黄化。防止缺铁症应以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性质,使土壤中的铁素变为可溶性的。用1:30的硫酸亚铁液做土壤打洞浇灌防治多种观赏灌木树种的黄化病可获较好的效果。5缺镁缺镁症的症状与缺铁症相似,所不同的是先从枝条下部的老叶开始发病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