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原因引起的。如油桐带化病或池杉带化病。5.流脂或流胶型植物细胞分解为树脂或树胶流出,常称为流脂病或流胶病。前者发生于针叶树,后者发生于阔叶树。流脂病或流胶病的病原很复杂,有侵染性的,也有非侵染性的,或为两类病原综合作用的结果。(二)病症类型病原物在病部形成的病症主要有5种类型。1.粉状物直接产生于植物表面、表皮下或组织中,以后破裂而散出。包括锈粉、白粉、黑粉和白锈。(1)锈粉,也称锈状物是初期在病部表皮下形成的黄色、褐色或棕色病斑,破裂后散出的铁锈状粉末。为锈病特有的表现,如菜豆锈病等。(2)白粉是在病株叶片正面表生的大量白色粉末状物;后期颜色加深,产生细小黑点。为白粉菌所致病害的特征,如黄瓜白粉病、黄芦白粉病等。(3)黑粉是在病部形成菌瘿,瘿内产生的大量黑色粉末状物。为黑粉菌所致病害的病征,如禾谷类植物的黑粉病和黑穗病。(4)白锈是在孢部表皮下形成的白色疱状斑(多在叶片背面),破裂后散
f出的灰白色粉末状物。为白锈菌所致病害的病征,如十字花科植物白锈病。2.霉状物是真菌的菌丝、各种孢子梗和孢子在植物表面构成的特征,其着生部位、颜色、质地、结构常因真菌种类不同而异。可分为3种类型。(1)霜霉是多生于病叶背面,由气孔伸出的白色至紫灰色霉状物。为霜霉菌所致病害的特征,如黄瓜霜霉病、月季霜霉病等。(2)绵霉是于病部产生的大量的白色、疏松、棉絮状霉状物。为水霉、腐霉、疫霉菌和根霉菌等所致病害的特征,如茄绵疫病、瓜果腐烂病等。(3)霉层是除霜霉和绵霉以外,产生在任何病部的霉状物。按照色泽的不同,分别称为灰霉、绿霉、黑霉、赤霉等。许多半知菌所致病害产生这类特征,如柑橘青霉、番茄灰霉病等。3.点状物是在病部产生的形状、大小、色泽和排列方式各不相同的小颗粒状物,它们大多暗褐色至褐色,针尖至米粒大小。为真菌的子囊壳、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等形成的特征,如苹果树腐烂病、各种植物炭疽病等。其形态大小差别较4.颗粒状物是真菌菌丝体变态形成的一种特殊结构,大,有的似鼠粪状,有的像菜籽形,多数黑褐色,生于植株受害部位。如十字花科蔬菜菌核病、莴苣菌核病等。5.脓状物是细菌性病害在病部溢出的含有细菌菌体的脓状黏液,一般呈露珠状,或散布为菌液层;在气候干燥时,会形成菌膜或菌胶粒。如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等。三、园林植物侵染性病害的诊断植物病害的症状都有一定的特征,又具相对稳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