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病或可疑传染病,均认定为疫情应急事件范围。应急事件由校防治传染病领导小组发布。三、报告与响应加强疫情报告,实行疫情专报制度,一旦发生疫情事件,各部门要以最快的速度向校领导小组报告;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领导小组在最短时间内设立临时现场指挥部,及时组织力量开展现场救治工作;紧急启动传染病医疗救治方案,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人员进行早期处理,包括必要的对症治疗、立即安置到隔离病房,并及时与指定医院取得联系,快速转送转诊,迅速控制疫情。当本单位有来自疫区的人员时,必须高度重视他们的身体状况,遇有可疑情况应及时报告。要做好有关病员的统计汇总工作。四、预防措施1、开展全校爱国卫生活动,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按照工作计划,大力整治学生教室和公共场所的环境卫生,清运垃圾污物;消除“四害”孳生地;加强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监督管理,努力消除传染病可能发生或传播的条件。2、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对办公室、图书室、教室、实验室等人群聚集的场所保持通风换气,使空气流通和新鲜。对重点场所定期消毒,教室、厕所等每天至少消毒二次。尽量不启用空调。3、培养良好的个人健康生活习惯。勤洗手,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尤其是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更要注意用自来水直接冲洗,少用脸盆洗手,洗手后用清洁的毛巾或纸巾擦干,不要共用毛巾;注意均衡饮食,充足休息;勤晒衣服和被褥;经常到室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身体抵抗力。4、避免前往空气流通不畅、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谢绝或推迟疫区人员来走亲、访友、学术交流等活动。5、加强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加强对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口的卫生管理,及时发现传染病人,迅速采取措施,防止疫
f病的播散。对来校人员实行健康状况检查登记制度。尽量避免外事活动,不邀请和接受外地的客人来访;校领导避免或减少到市以外地区公事活动,确需外出的向市有关部门请示。五、认真做好事件相关事宜的处置1、要求密切接触病人或疑似病人的人员戴上口罩,必要时穿上隔离衣,认真做好对参加医疗救护人员的自身防护。2、根据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组织人员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查,对病人的分泌物及其场所进行消毒处理。3、对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病员要进行回访工作,了解病情情况。4、实行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对责任措施得力、落实到位。对不负责任、推诿扯皮、制度不落实、措施不到位者,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