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5、退场顺序:
初二年级从田径场西侧出口退场,依次是1、2、3、4、5、6、7、8;初三年级从田径场北侧出口退场,依次是1、2、3、4、5、6、7;初一年级从篮球场西北出口退场,依次是1、2、3、7、8班,初一4、5、6、9班紧跟在初二(8)后面退场。
f迎春中学“大课间活动”方案评比细则:
1、整队10分:音乐响起,学生成两路纵队进入集中区域,快、静、齐。
学生的服装是否符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否整齐。
2、做操情况30分:动作整齐有力、节奏一致。
3、跑步及跳绳情况30分:学生是否按照跑步组织要求进行,领跑员和最后外侧同学是否佩带班级标准,队伍整齐,纪律好。
4、班主任20分:能到场指导、管理学生并和学生一起跑步练习。
5、退场10分:各班成两路纵队按组织要求有序的慢跑退场,并及时归还器材;
整队回教室,退场过程中纪律安静,整齐。
f方案二:三江中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方案
为全面推进“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和科学的生活方式,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开展大课间活动作为重要途径之一;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落到实处,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增强学生的体质,特别是学生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意识。
二.活动原则
1科学性原则。
f活动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理变化规律;要科学地安排好活动内容及活动量,保证时间的同时也不要严重超过时限,不影响下一节课的正常学习。
2实效性原则。
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最终落脚点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各班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建设快乐活动园地,集思广益,自备器材和设施,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条件并具有实际操作性,切实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
3特色性原则。
各班的大课间活动的开展要有所创新,既要符合标准,又要能充分发挥班主任、协管教师及班级学生的特长,形成班级特色。
4艺术性原则。
大课间活动要体现德育、体育与艺术的完善结合。学生在欢快优美的乐曲声中,自由地、有节奏地进行身心活动,从而
f达到德育、体育与美育的相互渗透,完美结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