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分开移植或植苗上钵。营养钵内土壤按30火烧土、60黄芯土、10河沙,加2~3的磷肥,充分混匀,堆沤7~10d再装入钵内。
移苗应按苗木从大到小分批移植,此时要把好质量关,选择健壮芽苗,淘汰劣势苗。移苗时间宜选阴雨天气或晴天傍晚进行。提前1d将土杯淋透,起苗时注意保持小苗根系完整,移入容器时防止窝根、浅植和“吊颈”等情况。做到即移即植,及时淋水,移完用遮光网覆盖苗床至分床苗木生长稳定后揭开。
35袋苗的管理移苗上杯14d后,待苗木生长稳定便可施肥,施肥遵循先稀后浓、薄施勤施的原则,复合肥浓度应掌握在01~03,施肥后过清1次;或于幼苗期叶面喷施1000~2500mgL浓度的稀土溶液,促进生长和提高抗病性。苗期除草可采用化学除草或人工拔除。在出圃造林前15d内要停止施肥。苗期防病,可用01托布津、05硫酸亚铁、1波尔多液交替淋洒。幼苗早期移入袋后适当遮阴,一年生苗高50cm以上,可出圃上山造林。苗木管理方法与红椿等7一致。
36苗木出圃上山造林时对苗木进行筛选,挑选生长优良壮苗出圃造林,余下苗木集中、调整后继续管理,作补植之用。一年生苗木在加强管理条件下,壮苗苗高可达到1m以上,地径12cm以上2,造林质量较好。丛枝、顶端优势不明显、枝缩叶淡、体态纤弱的劣苗应淘汰,不能出圃上山造林。一年生1级苗木质量为:苗高50~60cm,地径05~08cm,顶端优势明显、顶芽完好,主干粗壮、根系发达,高径比协调,叶片浓绿,无病虫害。
37造林及抚育由于南酸枣属于阳性树种,因此造林地要选择疏林下、林中空地、火烧迹地、退耕地等缓坡地或冲积地,土壤深厚,富含有机质,水湿条件较好。宜用穴植造林,穴规格为50cm×50cm×40cm,秋冬备耕整地,第2年春夏3~5月造林。每穴可施基肥100~200g。坡度较大时初植密度株行距以2m×3m或3m×3m为宜,如作为果用人工林栽培时初植密度株行距以6m×6m或6m×8m为宜。作为热带南亚热带多用途乡土树种,南酸枣病虫害较多,不宜营造纯林,混交造林对南酸枣的健康生长有利,且自然条件下南酸枣一般与其他树种混生,早期混交能促进林分快速生长和提高保存率,降低病虫害的影响,因此混交林对于立地生态保护和林分改造后的景观效应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何贵平等8人认为3杉1南混交是值得推广的南酸枣种植模式。
造林后的3年内,应每年砍杂、除草、松土、扩穴、施肥2~3次,刈除植株周围及株行间的所有杂草,对死亡株及时补植;五年生以后每年抚育1~2次,直至郁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