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大的收支方式?其
f唯一在深圳设置总部的顶级商学院!背后的商业模式逻辑,是否可以为我们探寻其他领域的盈利模式提供思考的灵感?
是否创造了新的交易价值?
任何一种盈利模式,或者说任何一种收支方式,都是有成本的。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很会赚钱的企业,它所采用的新的盈利模式,明显比原先的模式要求更高的成本,那么,很有可能是因为它创造了新的交易价值。
通用电气重构盈利模式
近年来,很多制造企业都纷纷转型,从原来的价差一次性销售,变成多次性收服务费,虽然承担的成本提高了,但相应地,赚取的新价值更高。通用电气GE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发动机为例,通用电气把卖机器,变为卖运行时间,实现从制造到服务的华丽转身。
在以往,通用电气的发动机靠两方面盈利:一次性销售利润,五年后大修的维修费用。前者占大头,但由于一次性费用太高,经常受到飞机制造商的压价,利润空间日趋缩小;后者则经常遭遇独立发动机维修商抢生意,这些维修商不需要承担一次生产投入的资金压力,却能够凭借维修经验蚕食通用电气的维修市场,实现轻资产运营。
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夹击下,通用电气痛定思痛,重构了商业模式。第一步,就是兼并收购独立的发动机维修商,消灭了有隐患的外部利益相关者。
第二步,则是转换了盈利模式,变一次性的“进场费”为按时间收费的“停车费”,这就是闻名遐迩的“PBTH包修服务”Powerbythehour:通用电气并不出售发动机,而只是销售发动机的运行时间,它保证发动机在这段时间正常运行。至于发动机、配件以及维修服务,一概不需客户操心。这样一来,飞机制造商的一次性支付门槛下降,压价程度自然下降。通用电气的两方面压力都得到解决。
跟一次性销售相比,按时间服务收费,通用电气需要承担的风险无疑更大,其背后需要投入的成本也更高,那为什么通用电气仍然愿意转换商业模式呢?
理由很简单,同样一台发动机,产生的价值是可以不同的。
跟飞机制造商相比,通用电气更了解其发动机。换言之,同样一台发动机,通用电气能够使其运行的时间更长,保养的成本却更低,从而可持续产生的价值更高。新产生的价值,除了一部分跟飞机制造商共享,通用电气还有额外的盈利。
一般来说,对同一个项目,评估一项交易对客户的价值,需要相应资源能力的支撑。越能精确地评估这些价值,企业能够攫取的交易价值就越高。
而一次性消费资格定价(进场费)、按次数定价(过路费)、按时间定价(停车费)、按消费价值定价(油费)、按价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