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硝化细菌有复杂的生物膜系统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C低等植物水绵细胞内无叶绿体,但可进行光合作用D所有生物在细胞内的蛋白质合成都需要依靠核糖体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酶的合成需要ATP供能ATP的合成也需要酶的催化B酶和ATP的合成都不在细胞核中进行,但都受基因控制C由酶催化生化反应和由ATP为生命活动供能都是生物界的共性D虽然酶能显著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但某些生化反应仍需ATP供能3生物学实验操作过程中时间长短的控制非常关键。下面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①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②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③用32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
P
标记的大肠杆菌④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A①中植物的暗处理时间过短,导致实验结论不科学B②中漂洗的时间过短,引起染色体着色不深影响观察C③中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强度较高或较低D④中低温诱导的时间过短,导致视野中很难找到染色体加倍的中期细胞4某DNA上的M基因编码含65个氨基酸的一条肽链。该基因发生缺失突变,使mRNA减少了一个AUA碱基序列,表达的肽链含64个氨基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突变基因表达时,翻译过程最多涉及到62种密码子BM基因突变后,参与基因复制的嘌呤核苷酸比例会上升C突变前后编码的两条多肽链中,最多有1个氨基酸不同D与原M基因相比,突变后的M基因热稳定性有所下降5桦尺蠖的体色受对等位基因S黑色和s浅色控制。19世纪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因工业的发展引起桦尺蠖生存环境的黑化导致种群中s基因频率由5上升到95以上。对此过程的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桦尺蠖种群S基因频率为50时,种群中Ss个体所占比例应为50B该过程中导致桦尺蠖的种群基因库改变的因素不只是环境的选择作用C直接受选择的是桦尺蠖的表现型,选择不只是通过天敌的捕食来完成D环境的选择导致桦尺蠖种群发生了进化,但并不意味着产生了新物种6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共同作用的结果,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可调节免疫
f细胞的活动,如T淋巴细胞。统计发现,长期保持精神愉悦、情绪稳定的人群中,癌症发病率很低。对此现象的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A优美环境及真情善举等产生的精神愉悦感可使人体稳态调节网络配合更加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