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农地规模化经营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高。英国经济学家威廉提出农地规模效益递减模型,论述超过一定土地规模上限水平,再投入劳动力会导致土地产出水平边际递减。亚当斯密指出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降低劳动力成本,解放劳动力从事其他产业。法国重农主义学者雅克杜尔阁(1763)系统地提出了边际报酬理论,详尽分析了生产中普遍存在边际报酬递增和边际报酬递减的现象,农业生产也不例外。威斯特杰森(1802)是最早明确提出土地规模报酬递减理论的学者,他通过对英格兰巴斯地区十多年农地研究发现,土地的边际产量和土地的投入要素之间存在一个最佳比例,超过该比例的要素投入不仅不会导致农业产量增加,反而会使农业产量下降。Schultz(1968),PeterRobert(1987)等人从制度和技术角度考察了规模经济对农业生产增长的影响。
在实证分析方面,也有学者进行了不少研究。SheteM研究了大规模农业投资对家庭收入的影响,以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为例,利用倾向评分匹配技术实证表明在将土地投入大规模耕作,降低了当地社区的粮食安全状况,并导致当地居民失去收入。RAOUL评价了坦桑尼亚大规模农业投资对家庭福利的影响,并指出在较大规模投资、经营不断加强的背景下,土地贫瘠的农民面临着越来越大的风险。NataliaMamo
ova研究了乌克兰农村居民对与掠夺土地有关的变化表现出容忍与和平接受。通过研究农村对乌克兰大规模农业发展的各种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村社区内部的社会经济变革,这项研究表明:被剥夺土地群体的政治取决于土地交易的包容条件适应性反应战略是常见的,对农村人民有利农民更关心的是从土地掠夺中获得的个人收益,而不是整个社区的利益,这往往导致他们接受大规模的土地收购。STEPHENRBOUCHER探讨了19世纪90年代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实行的土地市场自由化政策对信贷准入和土地结构的影响。这些有利于市场的改革是旨在启动土地转让和提高农业效率,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穷人获得信贷和土地市场的机会。
随着我国各地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发展和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相关问题也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贾生华等(2003)对多地农业大户调研后发现东部地区的农业规模经营以家庭农场为主。在农地租赁市场不够完善的情况下,农场主转入和转出土地都较为困难。较大规模的经营者倾向于集体租赁,是由于集体租赁可以降低交易费用、且租赁期限较为稳定较小规模的经营者则倾向于从农户处租赁土地,以便获得较为灵活的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