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httpwwwqika
comc
二、数据收集与模型的建立
(一)数据收集(见表1)
其中变量分别对应了:
Y居民消费水平(元);X1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X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4财政支出(亿元);X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年100)。
(二)模型设计
为了具体分析各要素对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大小,采用线性模型进行研究:
y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ui其中,X1表示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X2表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3表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4表示财政支出(亿元),X5表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年100),ui代表随机扰动项。我们通过对该模型的回归分析,得出各个变量与居民消费水平影响的变动关系。
三、模型估计和检验
(一)模型初始估计
F统计量值为,8195448,Fα(5,14)(显著性水平为005)296,F检验通过,说明回归方程显著,即这四个变量联合起来确实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显著影响。
修正的拟合优度量为0997,拟合程度很好。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根据多重共线性检验,变量X1与变量X2达到了099,其余个变量之间系数也较高,证明解释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着线性相关。需要通过采用剔除变量法消失多重共线性。分别对被解释变量进行回归,根据对统计计量数值的观察得出X3的回归效果最佳。
(四)自相关检验
四、结论分析和政策建议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1)主要结论。最终得到的模型结果为Y0013x1235x31785044,说明在研究的变量因素中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两个变量是影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
ui1785044,表示当所有因素保持原有规模,居民消费水平减少1785044。这种结果符合经济发展规律;β10013,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国内生产总值(GDP)每增长1个单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每价减少0013个单位;反之,降低0013个单位,表明GDP的增长与居民消费水平增长水平十分接近;β3235,表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个单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增加235个单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个单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减少235个单位。
(2二)政策建议。政府在制定消费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消费函数的这一特征,依据协整理论,居民的消费主要取决于居民的收入,从长期分析,要刺激城镇消费市场,必须依靠增加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刺激消费的一些短期性政策,如降低利率、增加消费r